【大阪五大拉麵名店巡禮】從濃厚雞白湯到昭和魂的中華蕎麥,吃出「天下廚房」的深度味覺

大家好,我是 KT。
在《KT EATS /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裡,我走遍全日本的老字號與B級美食。
這次要帶大家來到**「天下的廚房」——大阪**,品嚐五間一生必訪的拉麵名店。
它們不是潮店,也不是話題店,而是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名店。
請務必看到最後,因為每一碗都代表著大阪人的驕傲。

一、【中津】雞白湯之王——「人類皆排隊」的傳說名店

這家創於2004年的雞白湯拉麵專門店「Yashichi(ヤシチ)」,是大阪排隊最長的名店之一。
上午10點15分發放號碼牌,我在平日早上10點就排第十位,可見人氣之高。

最受歡迎的是醬油雞白湯拉麵。湯底以大量雞骨慢火熬煮數小時,濃郁卻不膩,香氣撲鼻。
加入蔥花、洋蔥,搭配自家製微捲粗麵,彈滑有勁。厚切叉燒柔嫩多汁,令人驚嘆價格之親民。

另一款「鹽味拉麵」則使用法國布列塔尼的天然鹽「Guérande」,
湯色透亮、口感清爽,配上紫蘇花與白芝麻,味道高雅細膩。
不論濃淡,Yashichi 的雞白湯堪稱大阪拉麵的標竿。

二、【梅田】昭和風味的老舖——「楊貴麵」的溫柔收尾

創業於1966年的**「揚子江拉麵(Yangtze Ramen)」**,
是大阪人喝完酒後最愛的一碗「收尾麵」。
僅14個吧台座位,空間小巧而充滿懷舊氣息。

湯頭結合雞骨與豬骨,味道溫潤清淡,
即使宿醉隔天也能輕鬆入口。麵條細直柔軟,順滑入喉。
特別的「春菊」香氣清新,是關西限定的食材特色。

人氣配菜「排骨(パイクー)」軟嫩入味,
慢火燉煮至筷子一夾即散;再來一份粒粒分明的炒飯,
油香四溢,讓人難忘。老闆娘親切健談,整間店瀰漫著家的溫度。

三、【北新地】麻香四溢的四川名店——濃郁與辣的極致平衡

這家以正宗四川料理聞名的名店,
午餐時段限定的拉麵卻名聲更響,連續入選 Tabelog百名店。

「擔擔麵」湯底厚重濃郁,使用高濃度雞湯與芝麻醬調和,
撒上大量白芝麻與山椒,香氣撲鼻。
粗直麵筋道彈牙,小麥香氣濃烈。
叉燒厚實,幾乎呈現「肉凍」質感,溶入湯中後味道更醇。

辣度雖強,卻不是單純的辛辣,而是帶著麻與香的平衡感。
再加上自家製炒飯、溫泉蛋與香菜點綴,
不只是「吃辣」,而是一碗令人上癮的藝術品。

四、【心齋橋】大阪拉麵的象徵——「角屋食堂」的極致職人魂

創於1955年的角屋食堂(Kadoya Shokudo),
是大阪首間獲得米其林一星的拉麵名店,被譽為「大阪中華蕎麥的頂點」。

金黃色湯頭清澈透明,融合雞油與自家傳承的「返し」醬汁,
香氣濃郁卻不厚重,入口回甘。
麵條為中細直麵,彈性極佳,與湯頭完美契合。

叉燒厚實、軟嫩,搭配九條蔥與筍乾,層次豐富。
另一招牌「沾麵」的醬汁濃郁帶酸,
若加上限定的「豬蹄」,更是膠質滿滿、入口即化。
最後將剩餘的沾汁淋在白飯上——這才是老饕的正宗吃法。

五、【高井田】昭和70年老味——「高井田系拉麵」的原點

最後登場的是創業於1952年的「高井田拉麵」老舖。
這是大阪在地人心中,最具昭和靈魂的一碗。

店內僅賣「拉麵與啤酒」,付款時直接放錢在托盤上。
清澈的醬油湯面覆著叉燒油脂,香氣樸實。
特製的極粗直麵柔中帶勁,小麥香濃厚得驚人。

叉燒鋪滿整碗,肥瘦分明、軟滑入味。
老顧客傳授的吃法——
「加一點店內醬油或辣油,就能變成『禁斷濃香版』。」
這一碗,正是大阪人幾十年來不變的味覺記憶。

【結語】拉麵,是大阪人的日常,也是文化

從雞白湯的奢華、到昭和老店的樸實,
從四川麻辣到職人清湯,這五碗拉麵展現了大阪美食的靈魂。

大阪不是追求浮誇,而是把平凡做到極致。
一碗湯、一條麵,蘊藏著時間、技術與人情。
這就是「天下廚房」的真正味道。

YouTube專欄名稱:KT EATS /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oq_O0KMvApg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