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老舖巡禮】走進五間一生必訪的經典名店 從洋食、蕎麥麵到天丼,細味半世紀的東京風味

東京不只是流行與時尚的象徵,這座城市更有數不盡的老字號食堂與職人料理。YouTuber《KT EATS /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帶我們造訪五間在地人與老饕一致推薦、歷經歲月仍屹立不搖的「東京經典名店」。從昭和氣息濃厚的洋食館,到百年手打蕎麥麵、職人炸物與傳統關東煮——每一口都承載着東京的歷史與人情味。

一、淺草「Yoshikami」——從1950年延續的洋食魂

提到東京的老舖洋食,「淺草Yoshikami」絕對榜上有名。1950年開業時僅有十個吧檯座位,至今仍保留着當年的建築與昭和氛圍。一走進店內,熱情的女侍迎面而來,開放式廚房裡鐵板滋滋作響,香氣撲鼻。

這裡的「套餐」極具價值,沙律與濃湯只需追加700日圓。濃湯以雞湯為底,加入炒至軟爛的粟米與紅蘿蔔,呈現出獨特的金黃色澤與微甜奶香。主菜則是每日更換的洋食組合——星期一限定的「那不勒斯意粉+牛肉燉煮」最受歡迎。粗厚的意粉彈牙有勁,搭配軟嫩多汁的牛肉與深厚的德米醬汁,完全是昭和時代的幸福味道。

限定的「哈亞西飯(Hayashi Rice)」更是必吃之選——以碎牛排肉製成,醬汁濃郁卻不膩口,香氣層次豐富,難怪節假日總是大排長龍。

二、上野「松屋總本店」——從1897年延續的江戶蕎麥香

創立於1897年的「松屋」被東京都指定為歷史建築,是東京代表性的手打蕎麥麵名店。老店堅持現點現打,每次只製作三十五份麵,確保入口時都是最新鮮的狀態。

招牌之一是使用茨城縣赤根雞製成的「鹽燒雞串」,外脆內嫩,香氣逼人,配上一杯清酒更是極致享受。主食方面,「山藥蕎麥麵」與「咖喱南蠻蕎麥」人氣不減。咖喱南蠻以超過二十種香料調配,辣度溫和、香氣濃厚,湯底與雞肉完美融合。加點一碗白飯配着吃,濃厚的咖喱湯汁滲入米飯,每一口都令人滿足。

三、豐洲市場「大定(Odayasu)」——昭和洋食的炸物職人

自1933年創業的大定,原位於築地市場,後遷至豐洲市場內,是許多漁業工作者與食評家公認的炸物名店。雖以炸牡蠣最為人熟知,但店內同樣供應炸河豚、鮭魚及旗魚等海鮮料理,樣樣水準極高。

最受歡迎的「綜合炸物定食」包括炸河豚、鮭魚與旗魚。大定堅持以攝氏170度低溫油炸,使外皮酥軟、內裡保持濕潤。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魚肉的鮮甜與彈性。另一道人氣餐點是「叉燒蛋套餐」,厚切叉燒燉得軟嫩入味,搭配微鹹的醬油汁與香滑雞蛋,令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四、日本橋「大多幸」——百年關東煮的深厚湯香

創業於1923年的「大多幸」,是日本橋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關東煮老舖。店內以沿用自創業以來的秘製高湯聞名,湯底以濃厚的醬油與昆布熬煮,鹹香交融。

最具人氣的是「御飯套餐(とめし)」,包括蛤蜊味噌湯、刺身、小菜及以關東煮湯汁淋飯的主角豆腐。豆腐採用明治41年創業的「二葉人形町」製作,質地柔滑、豆香濃郁,吸滿湯汁後更是入口即化。大根、竹輪麩、牛筋等配料滷得入味,每一樣都滲透着湯汁的精華。

五、淺草「伊勢屋」——135年歷史的江戶前天丼

最後一站來到位於淺草吉原大門附近、創業於1889年的天丼老店「伊勢屋」。這棟登錄為日本有形文化財的木造建築,歷經關東大地震與東京大空襲,仍保留着昭和初期的原貌。

店內最出名的是以香氣撲鼻的芝麻油炸製的「江戶前穴子天丼」。厚實的穴子魚肉鬆軟細膩,搭配自創業以來不斷沿用的甜鹹醬汁,味道深邃。天丼中還有季節魚類、蓮藕與薑天等,層次豐富。特別推薦夏季限定的「白子天」,外層酥脆、內裡如奶油般滑順,是天婦羅迷的夢幻逸品。

結語:一碗飯、一碗麵,品味東京的歲月

這五間名店見證了東京半個多世紀的飲食文化。無論是洋食的濃厚德米醬、蕎麥的樸實香氣,還是天丼與關東煮的深厚湯味,皆是職人精神與時代風味的結晶。下次到東京,別只追逐新潮名店,嘗一口老舖的味道,才能真正體會這座城市的底蘊。

YouTube專欄名稱:KT EATS /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W1MKFbCIlvA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