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埼玉溫情小食堂】從拉麵到家常菜——「まーちゃん食堂」的真心味道

在日本埼玉縣,有一間默默扎根在社區的小食堂——まーちゃん食堂(Maachan Shokudo)。這家店雖隸屬於知名拉麵品牌「麵屋まさと(Menya Masato)」的系列,但它更像是街坊鄰里的廚房,用每日親手製作的麵條、滷肉和家常菜,撫慰著當地居民的胃與心。

一天的開始:清晨七點的製麵聲

清晨七點半,店內已經傳來和麵機的節奏聲。老闆親自下場製作拉麵專用的自家麵團——每次6公斤,一天要揉兩回,共12公斤。為了應付日益增加的客人,他笑著說:「最近有點忙,麵都不夠用了。」
製作好的麵會靜置一晚,使筋性更強、更富嚼勁。「我們從不使用當天現做的麵,這樣才會更有彈性。」他邊切麵邊說。這份堅持,是這家食堂每天穩定美味的關鍵。

經典傳承的湯頭:從「麵屋まさ」延續而來

廚房一角的大鍋裡,滾著金黃色的湯頭——那是由雞架、雞背骨與豬骨長時間熬煮而成的基底。
老闆說,這湯的靈魂來自他修行時期的「麵屋まさ」:「這鍋湯每天都在延續,我甚至把當年的湯底帶回來,一直補一直熬,味道就這樣傳下去。」
另一鍋則用來調整濃淡,確保每碗拉麵的湯頭都恰到好處,既濃郁又清爽。

食堂日常:炸雞、咖喱與便當的香氣

除了拉麵,這裡也供應各式家常定食與便當。
從早上開始,員工便忙著準備炸雞、炒肉蔬菜、洋蔥切絲與咖喱醬。對常客而言,這裡不只是吃飯的地方,更像是一種「家的味道」。
「內用會附味噌湯,外帶也能點便當。」店員邊盛飯邊介紹,忙碌的午餐時段一到,整個廚房立刻充滿香氣與笑聲。

細節中的講究:從胡椒到配料

老闆特地選用了高品質的白胡椒與黑胡椒,並親自調配比例。「混在一起味道會更立體。」他說。
吃餃子的顧客常被推薦「胡椒加醋」的吃法——不加醬油,卻更能引出餃子的香氣。小小的調味,正是老闆用心的體現。

午餐高峰:滿桌的笑容與食慾

11點準時開門,店裡很快就坐滿了客人。
有人點了鹽味拉麵配炒肉蔬菜,再自己創造出「特製鹽味炒肉拉麵」;有人選擇迷你叉燒丼搭配半份拉麵,一口湯、一口飯,簡單卻幸福。
還有客人點了生薑燒定食、炸雞套餐、豬排咖喱飯——熱氣騰騰的碗盤不斷上桌,味噌湯與白飯的香氣交織成令人懷念的午餐時光。

一碗拉麵的精神:延續與真誠

「まーちゃん食堂」不只是一間拉麵店。
這裡的湯頭來自修行的記憶、麵條源自日復一日的手工、餐桌上的菜式則反映出家庭的溫度。
老闆沒有華麗的話語,只用一碗碗樸實的料理,讓客人感受到「每天都想再吃一次」的力量。

YouTube專欄名稱:東京烏冬面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_P-ddJMkRC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