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糸町的60年天丼傳承】小巷裡的職人堅持──「天丼 はなぶさ Hanabusa」的極致炸物哲學

巷弄中的靜謐老店

在東京墨田區錦糸町站南口步行四分鐘的靜巷裡,
藏著一家只有**七個座位、三坪大(約9.95平方米)**的小天丼店——
「天丼 はなぶさ Hanabusa」。

這間溫馨的小店,自2018年開業至今雖僅七年,
卻以六十年老店「いもや(Imoya)」的正統技藝為根基。
店主曾在神保町「いもや」修業二十年,
如今以沉默寡言的職人精神,一個人打理所有料理、油鍋與客席。

不甜膩、不厚重──獨有的「大人味」

「一般的天丼都偏甜、味道厚重,」店主笑說,
「我希望客人能吃得清爽、輕盈。」

他的秘訣,在於那一鍋特製的淡辣醋風味天丼汁。
以高湯與醋調和,味道不黏口,能完美襯托炸物的香氣與食材本味。

每日食材皆由豐洲市場直送:
星鰈(Kisu)、魷魚、雞胸肉、虎蝦、甚至稀有的河豚(Fugu)。
每一片魚肉都經過手工去皮、切筋、壓水、去腸,
連蝦尾多餘的水分也會用刀尖仔細挑出。

「炸蝦若厚薄不均,油溫就不會平均。」
他邊說邊用手將蝦筋壓斷,確保油炸時筆直成形。
那是他多年累積的手感與經驗。

特別的「河豚天丼」──應客人要求誕生的佳作

在東京能吃到「河豚天丼」實屬罕見。
原來這道菜是常客建議下誕生的——
「我想吃河豚!」某位客人說。
於是店主開始研究、試炸,
最終做出這碗令人一試難忘的料理。

新鮮的河豚肉被炸得外脆內軟,
再淋上那特調薄辣醬汁,
入口時外層酥香、內裡鬆軟,
一口咬下,連旁邊的客人都會忍不住點頭微笑。

河豚天丼(附味噌湯)售價1,250日圓,
以這樣的品質與份量,性價比極高。

一人掌廚的節奏

每天早上七點半,店主開始備料:
熬煮柴魚高湯、切豆腐做味噌湯、清潔油鍋、煮米飯。
店內使用的米是「ひとめぼれ」品種,
煮得稍硬,讓粒粒分明、能承受醬汁的浸潤。

十一點開門前,他清潔檯面、擦拭餐具、整理櫃檯,
一切都親力親為。

「如果店再大一點,我就做不來了。」他坦白說。
「自己一個人反而輕鬆些,因為不用依賴他人。」
他口中淡淡的一句話,卻道盡日本職人最樸實的信念。

一碗天丼的工序

炸鍋裡,芝麻油與大豆油混合的香氣瀰漫。
先炸南瓜與青椒,再是星鰈、魷魚、蝦,最後才是河豚。
每一樣都經過精確掌控的時間與溫度。

出鍋後,他會先擦拭碗緣,
再淋上那一層微辣的天丼汁,整碗乾淨俐落地端上。

**天丼(950日圓)**裡的蝦彈牙飽滿、星鰈鬆軟細膩、
南瓜外脆內甜、味噌湯高湯濃郁。
桌上那瓶青瓜漬物,更能平衡口感、帶出清爽尾韻。

熟客與新客的味蕾記憶

「這碗河豚天丼真好吃!又軟又鬆!」
「味噌湯也很棒,滿滿柴魚香!」
客人的讚嘆此起彼落。

有人特地從外地來吃,有人則是從他當學徒時就跟隨至今。
當熟悉的臉孔推門而入,
他那平時嚴肅的表情,也會瞬間柔和起來。

不變的初心

午餐時段,僅七個座位的店很快客滿。
外頭不乏為了那碗「河豚天丼」而排隊的食客。
他一邊炸、一邊洗碗、一邊清理油鍋,
每個動作都一氣呵成,節奏沉穩。

即使店小、客人多,他仍堅持——
「不偷工,不省時,每一碗都要自己親手完成。」

這樣的執著,也許正是「はなぶさ」能在東京美食激戰區
屹立七年的原因。

結語:一碗小天丼的巨大溫度

在錦糸町的狹窄巷弄裡,
這位職人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動作:
擦拭碗緣、炸出酥香的天婦羅、微笑著說「多謝光顧」。

一碗天丼,承載的不只是味道,
更是一份六十年延續下來的誠意與手藝。

YouTube專欄名稱:東京烏冬面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fwvpfNW91V8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