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巷弄裡的人情中華味】蒲田《華榮飯店》的溫度與堅持

開店前的三小時:從清潔開始的一天

東京多摩川旁、距離「矢口渡站」五分鐘的商店街裡,
藏著一家名為 「華榮飯店(Kaei)」 的中華料理小店。
早上八點五十七分,店裡的燈剛亮,老闆與員工們就開始了每日例行的準備。

「做廚師,首先要學會清潔。」
老闆邊擦拭爐台邊說:「廚房要是髒的,就做不出好吃的菜。」
即使休息日,他們也會花三、四個小時清潔;
這份對乾淨的堅持,是他做菜的基本信念。

從橫濱中華街學藝 到屬於自己的味道

老闆曾在橫濱中華街修業六年,又在意大利餐廳待過兩年,
在開店前不斷磨練廚藝。
他使用的雞骨與豬骨湯底,來自他在長崎平戶特別訂購的食材。

「中華料理的湯不能太濃,要有層次和高雅的味道。」
他反覆試驗,只為煮出一碗「優雅又濃厚」的湯。
麵條則從新潟直送,利用當地的好水與小麥風味。
店內牆上的海報全由太太親手設計,她同時也是浪貓救援活動的推動者,
店裡還販售貓咪相關商品,將愛心延伸到社區。

招牌:五目拉麵的豐盛與平衡

「五目拉麵(Gomoku Noodles)」 是華榮的靈魂。
湯底帶著甜醇的濃香,滿滿的蔬菜與滑順的中細麵交織成層次。
一碗只要880日圓,卻充滿真材實料。
顧客常說:「這碗麵不油、不膩,吃完也舒服。」

老闆笑著解釋:「我不用豬油,也不用太多動物性油脂。
我借鑑意大利料理的乳化技巧,讓湯頭自然濃郁。
油太多,客人吃完看到油浮在盤上,會覺得不舒服。」

午餐高峰的溫度

中午十一點半開門,雨天也有客人冒雨前來。
有客人點「五目炒飯」、有人要「唐揚雞套餐」或「回鍋肉」。
炒鍋火焰閃起,鐵鏟在鍋中敲出節奏。
「我們的味道不重,孩子和老人都能吃。」他說。

他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タンメン)」,
炒過的豬肉與蔬菜香氣融進雞骨與豬骨湯裡,
湯頭清透卻有深味,一碗下肚讓人心暖。

一對夫妻與一家店的故事

在廚房後方,老闆娘忙著收拾餐具。
她原是老闆在意大利餐廳時的兼職員工。
「我發現她很有幹勁。」老闆回憶。
後來兩人一起開店、一起撐起這家小餐館。

「要開這樣的店,一定要合得來。」他笑說。
「我們沒有小孩,所以想趁還有時間,
做自己想做的事。」
除了經營餐廳,老闆還擔任商店街理事長,
為街區活動出力,也繼續推廣流浪貓保護。

晚間時分:家的味道繼續飄香

傍晚五點後,餐廳再度熱鬧起來。
「麻婆豆腐」、「蟹蛋飯」、「四川麵」、「炸餃子」輪番上桌。
廚房裡傳來油爆聲與辣椒香,
外場傳來熟客的招呼:「老闆,今天也麻煩你了!」

「地方中華料理不能太重口味,因為孩子和老人都會來。」
他邊翻鍋邊說:「
重要的不是華麗,而是讓人覺得——這就是家的味道。」

打烊後的一個半小時

晚上九點過後,客人陸續散去,
老闆與太太開始打掃。
牆壁、爐台、排油煙管,全都要擦拭到發亮。

「油漬若放著不理,時間一久就會碳化,再也擦不掉。」
他熟練地拆下鍋蓋清洗。
這樣的清潔,他們堅持了十七年。
店外的街貓靜靜經過,似乎也成了這家小店的常客。

結語

華榮飯店(Kaei) 不只是間中華料理店,
更是一個溫暖的故事——
有職人對湯頭的執著、夫妻之間的默契,
也有對社區與生命的溫柔。

在東京這樣節奏飛快的城市裡,
他們用一碗「五目拉麵」提醒人們:
真正的美味,是從誠實與用心開始。

YouTube專欄名稱:東京烏冬面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V5UgAh2ed0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