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埼玉的人情味拉麵】78歲爺爺的流動拉麵車——一碗500日圓的幸福味道
夜色下亮起的「北國拉麵」
夜幕低垂,在埼玉縣東大宮站東口步行一分鐘的藥房前停著一輛熟悉的輕型貨車。
78歲的老闆,一如往常地打開貨車尾門、架起燈籠與桌椅。這就是當地人熟悉的街邊味道——「屋台拉麵 北國」。
這個只在星期四、五晚上八點、星期六下午六點出現的流動拉麵攤,
從一碗湯到一片叉燒,全靠老闆親手製作。
一碗拉麵只需 500日圓(約港幣26元),卻能溫暖無數深夜歸人的心。
爺爺與孫女,一攤兩代的羈絆
今晚,老闆的孫女也特地來幫忙。她熟練地招呼客人、收錢、遞筷子,讓攤位更添溫馨。
她笑說:「最近真的越來越忙了!」
客人們有的剛下班,有的剛從柔道練習場過來。
有人說:「拉麵很好吃,但其實也是想來和老闆聊聊天。」
這裡不只是吃飯的地方,更像一個溫柔的深夜據點。
豚骨高湯、家傳手藝
老闆的湯底以豬骨、雞骨、昆布與蔬菜熬成,
根據顧客口味,分為「醬油」、「味噌」與「鹽味」三款。
他熟練地將湯舀入碗中,放入自家製醬汁、竹筍、叉燒、魚板、海帶與青蔥,
最後依客人要求加上天婦羅或生蒜蓉作為點綴。
熱氣騰騰的一碗上桌,
有客人點了「鹽味拉麵配生蒜與天婦羅」,一邊撒上胡椒粉,一邊感嘆:
「這碗才600日圓,真係唔敢信!」
味噌香、叉燒厚、湯底濃——深夜的幸福
另一邊,熟客大聲說:「我最愛鹽味,老闆都唔使問,會自動幫我整!」
有人堅持味噌,也有人偏愛醬油。
不論哪種味道,細麵條吸滿湯汁、叉燒軟糯入味、
天婦羅吸附著濃郁湯底,一口咬下油香四溢。
老闆堅持在營業中不斷加料與調湯,
「我唔想湯味稀咗,要保持頭一碗同最後一碗都一樣好味。」
他邊笑邊加昆布進湯鍋。
半世紀不變的味道
這家拉麵攤的歷史長達54年。
老闆說自己年輕時曾經開過店,但因夥伴病逝後便關門,
從此專注在屋台生意。
「我今年78歲啦,從24歲尾開始推車賣拉麵,
由嗰陣起做到依家,一直無停過。」
有客人說自己吃了48年:「這味道太懷念啦,唔食唔舒服。」
還有常客從大阪、博多、甚至杜拜回國時都會特地來這裡,
「食完先返屋企,先算完美。」
滿座的人情與笑聲
到了晚上九點多,排隊的客人越來越多,
有家庭、有上班族,也有學生社團的少年。
「今日都冇時間掛燈籠,」老闆邊忙邊笑,
「但好多客人話見到燈籠就好似返到屋企咁,
即使唔食,都覺得安心。」
深夜十一點,拉麵全部售罄。
他向仍在排隊的客人鞠躬道歉:「真係唔好意思,今日賣晒喇!」
爺孫的結尾時光
收攤後,老闆特地為孫女煮了一碗「鹽味拉麵配天婦羅」。
「我以為賣晒冇得食,原來爺爺留咗一碗比我!」
孫女一邊吃、一邊笑說:「我最鍾意爺爺煮嘅拉麵。」
老闆看著她,靜靜坐在小板凳上喝著麥茶,
夜風輕拂,攤車的燈光柔和——
這一幕,就像整個城市的溫度。
結語
「北國拉麵」不只是一碗麵,更是一段跨越半世紀的情感。
500日圓的價格,卻蘊藏著無價的人情味。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
還能有這樣一碗簡單、熱騰騰、誠懇的拉麵,
或許就是生活最平凡卻最珍貴的幸福。
YouTube專欄名稱:東京烏冬面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y0Pvpdu0d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