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秒上枱的奇蹟:東京新橋「饂飩陣座」的速度與職人精神
清晨5點半,東京新橋的麵香開始蔓延
清晨五點半,東京新橋的一條街道仍籠罩在灰藍的天光中,但一家名為**「饂飩陣座(Udon Jinza)」**的小店,早已開始了忙碌的節奏。
廚房裡,攪麵機的轟鳴聲此起彼落——這部機器每天要使用三、四次,最多可製作二十四袋烏冬麵團。
「今天要不要做到二十四袋呢?還在考慮。」老闆邊說邊查看麵團的狀態。
一次投料就是五十公斤的麵粉,光看數量就能想像背後的勞力與堅持。
從一人開始的烏冬店
「饂飩陣座」創立於2015年底。老闆最初是獨自經營,只有太太在旁協助。
「那時候真的很辛苦,連人手都不夠,太太也一起幫忙。大概花了三年,才慢慢站穩。」
如今,他在東京擁有多家分店——新橋、神田與高田馬場。雖然規模擴大了,但核心理念始終如一:
以新鮮現製的烏冬、簡潔快速的出餐節奏,呈現屬於現代都市的烏冬文化。
「90秒上枱」的陣座式服務
老闆對店內的運作節奏有明確要求:「客人入座後九十秒內,餐點必須送上。」
這並非速食,而是極致的效率與職人精準度的結合。
「味道很重要,但速度同樣重要。我們希望客人既能吃到好味道,也不用久等。」
這種「快」不只是服務,更是整個團隊多年磨合的成果。
多變的烏冬組合,豐富卻不複雜
菜單上可以見到多種組合:
茄子、蘿蔔絲與豬肉烏冬(期間限定)
特製烏冬(豬肉、雞天婦羅)
肉蛋BK烏冬 RED版
月見醬油烏冬(冷)配魚天
雞天婦羅BK烏冬(冷/熱)
天婦羅烏冬(附溫泉蛋)
每道菜都講求現點現煮、現炸現上,份量充足、用料新鮮。
當日天氣晴朗,客人比預期多。店員們穿梭在廚房與座位間,不斷重複著有條不紊的節奏。
烏冬之外的堅持
「我們不是餐廳,而是一間烏冬食堂。」老闆如此形容自己的店。
他希望這裡成為街坊日常的一部分,而不是只有旅客才會造訪的地方。
「要讓更多人知道烏冬的美味,就要考慮客人的感受。」他說。
這句話聽起來樸實,卻正是陣座的精神核心。
結語:在速度中呈現誠意的味道
在東京這樣節奏飛快的城市裡,「饂飩陣座」以「90秒上枱」聞名。
那不只是速度的競賽,而是一種對時間與味道的完美拿捏。
從清晨五點半的第一袋麵粉,到午餐高峰時一碗熱騰騰的烏冬,這間小食堂用效率與誠意,為東京人端出每日的能量。
YouTube專欄名稱:東京烏冬面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AdMn-uew4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