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堂的中華香氣:大阪「若水」的家族故事
站在肥後橋旁的老味道
在大阪西區,從地鐵肥後橋站步行只需一分鐘,就能看到一家外觀低調卻人氣不減的中華料理店——「若水(Wakamizu)」。
這家餐館已經在此營業了27年,而店主經營中華料理的時間,累計已長達41年。
「有時候我們會吵架,但能和孫子一起工作,我覺得很幸福。」
鏡頭裡,年長的女店主邊切菜邊笑著說。她身旁的孫子正忙著準備午市的食材——萵苣、京水菜、烤叉燒、滷蛋。這裡的每一道菜,都出自家人之手。
傷痛與延續
「我們是一家人一起開的店。」她輕聲說著。
幾年前,廚房裡的一位廚師中風,另一位則在去年夏天動了心臟手術。
如今,她和孫子兩人一同撐起整間餐館。
「我打算再做一陣子,能做一天是一天。」
她的語氣平靜,卻藏着堅毅。自丈夫過世已二十年,她一度擔心無人接手。夫妻育有七個孫子,她笑說:「原以為其中一個會願意繼承,沒想到最後真的有人接棒。」
傳承的味道
孫子在今年十月正式獨立掌廚。
奶奶說:「這家店很適合他,他也很努力。」
牆上貼滿孫子寫的便條紙——激勵自己的短句、料理筆記與顧客回饋,記錄着他從學徒到廚師的成長。
每天早上,他們倆一起準備食材;中午,客人陸續入座。
「蛋炒飯和炸雞來一份!」
「餃子要等一下喔。」
奶奶在廚房裡招呼:「禮(Rei),飯別忘了!」
祖孫倆配合默契,忙碌卻溫馨。
經典中華的家庭味
「若水」的菜單簡單卻經典——
蛋炒飯與炸雞套餐:粒粒分明的炒飯配上外脆內嫩的唐揚炸雞,是午餐時段的人氣之選。
擔擔麵(Tantan Noodles):濃郁芝麻湯底中帶著微辣香氣,湯滑麵勁,令人一試上癮。
手工餃子:現包現煎,薄皮包裹滿滿餡料,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夜間限定炒麵(Yakisoba):只在晚上供應,帶有濃厚醬香與鐵板氣息,是熟客最期待的隱藏菜單。
家的味道仍在延續
「料理和其他工作不一樣,它是活的。」
奶奶邊擦桌邊說,「你得每天與火、與食材對話。」
店裡雖然只有兩個人運作,卻總是充滿笑聲與香氣。
這不只是一家餐館,更是一段橫跨三代的家庭故事——
從夫妻創業,到祖母堅守,再到孫子接力,「若水」的味道,正靜靜延續著。
YouTube專欄名稱:日本烏龍麵蕎麥麵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2DEl8dHtV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