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落幕的那一天:大阪「十八番天六烏冬」的最後營業日

半世紀的味道,即將畫下句號

在大阪市北區天神橋筋六丁目站步行一分鐘處,有一家陪伴當地人超過半個世紀的中華食堂——「十八番 天六烏冬(Juhachiban Tenroku Udon)」。
自1972年創業以來,這家店以「便宜、快、好吃」聞名,是許多上班族、學生與街坊每日的「定番早餐」之地。
2024年4月25日凌晨2時,店門前仍留着餘溫——就在兩小時前,「十八番」正式結束營業。

最後的早晨,最後一碗酒粕湯

清晨,店裡仍像往常一樣忙碌。廚房傳來熟悉的聲音:「早晨的酒粕湯(Kasujiru)準備好了!」這是最受歡迎的早餐菜式之一,溫熱的湯底中有豬肉、蘿蔔、蒟蒻與竹輪。
這天,是「十八番」最後一次煮酒粕湯。員工問:「要準備幾份?」答案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鍋湯本身就是告別的象徵。

店主父子與最後的感謝

店主父子早早到店,親手掛上「感謝長年惠顧」的布條。外面天氣陰沉,預報有雨,但人龍早已在清晨四點半開始排起。
老客人們說:「今天想成為第一個進店的人。」有人帶着二十多年光顧的習慣,有人是公司同事相約來「吃最後一碗豚汁」。

他們為常客準備了「重逢券」——一張沒有期限的紀念卡,象徵著未來某天也許能再相見。還有一條條「紀念毛巾」,共2,500條,全是手工包裝,只為道一聲「謝謝」。

「每天都來」的熟客

早上四點五十九分,店門準時打開。
「歡迎光臨!」熟悉的招呼聲響起,像往常一樣。
有人點了「豚汁套餐」、有人選「粕汁」、也有人乾脆兩碗都要。
「我從小學就來這裡,到現在五十歲了。」一位男客人邊笑邊說,「每天早上來這裡吃飯,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位客人則說:「來了超過二十年,下週六要吃什麼還沒想好。」他的語氣裡有點苦笑,也有難掩的落寞。

廚房裡的最後一場戰鬥

早市的菜單依然照舊——豚汁定食420日圓、烏冬套餐420日圓、牛筋蕎麥麵750日圓、早餐咖喱350日圓。
油鍋嘶嘶作響,炒鍋中翻飛着青椒、雞蛋與豬肉,炒飯、餃子、天婦羅一一出鍋。
雖然知道這是最後一次,但每一道菜仍照舊認真製作。
員工說:「我在這裡工作了超過二十年,直到今天才真的感覺到『結束』的寂寞。」

人情味的告別

「這碗豚汁是最好的!」
「再見了,叔叔阿姨!」
「謝謝你們一直煮那麼好吃的東西!」
店裡此起彼落的感謝聲交織着蒸氣。有人流淚,有人笑着拍照留念。

當最後一份外賣送出、最後一碗牛筋丼端上桌,老闆靜靜地說:「真的感謝大家這麼多年來的支持。」
凌晨零時零一分,「十八番 天六烏冬」正式關門。

落幕後的真心話

員工們聚在一起舉杯:「今天就一邊哭一邊喝吧!」
有人笑說:「我們都快七十歲了,是時候休息一下了。」
也有人紅着眼說:「雖然辛苦,但真的好開心能和大家一起做到最後。」
最後,他們在店前合影——那是一張滿載歲月與溫度的照片。

「十八番 天六烏冬」的故事,在這一天畫上句號。
然而對大阪人來說,那碗熱騰騰的豚汁與烏冬,將永遠留在心中。

YouTube專欄名稱:日本烏龍麵蕎麥麵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fl3eNn415L4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