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職人精神 × 日本精緻技法:打造「會融化的比夫乾」的手工肉舖物語

一、從「想做出沒吃過的味道」開始的故事

「我只是想做出,連自己都沒吃過的美味牛肉乾。」——這是店主創業的初心。
這家名為「Hausmetzgerei(ハウスメッツガー)」的小店,位於日本一隅。名字來自德語,意思是「家庭式肉舖」。
正如這名字所暗示的,這裡不是工廠式生產,而是一位講究職人手藝的製肉師,以家庭般的溫度與堅持,用心對待每一塊肉。

二、職人精神:從一塊肉開始的藝術

在鏡頭前,店主熟練地切割、灌腸、打結,每一步都謹慎得像在雕刻。
他笑著說:「天然的腸衣有細微的孔洞,壓力一不小心就會漏氣,所以要掌握『剛剛好』的緊度。」
這份「剛剛好」,是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出來的感覺。
灌好的香腸掛進煙燻室後,他點燃柴火——不是為了節省成本,而是為了那股天然木煙的香氣。
他說:「我希望做出一種,光聞香氣就能讓人微笑的肉味。」

三、從「家庭煙燻」延伸出的德國精神

德國的傳統「Hausmetzgerei」代表著一種小鎮文化——
煙燻的香氣會隨風飄散到鄰里之間,鄰居們循著味道來到門口,拿走今日新鮮出爐的香腸與肉乾。
這位日本職人將這份歐洲文化精神帶入了自己的小店,也成了他創作靈感的源頭。
他笑說:「我要做出那種,煙香能飄出窗外、讓人循香而至的肉乾。」

四、牛肉的哲學:多部位混合的味覺平衡

他使用的不是單一部位,而是結合牛腿肉、肩胛、肋條等多處肉質,追求咀嚼時的層次感。
「只用一種部位會讓味道偏單,我希望能在一口之間,感受到牛肉不同的表情。」
每一塊肉都被均勻灑上鹽,再以手工攪拌,讓鹽分滲入纖維深處。
他指著熟成中的肉說:「這是今天早上剛鹽漬的,旁邊的是第二天的,顏色開始變深——那就是風味的進化。」

五、手工乾製的極致:柔軟卻濃縮的肉香

與一般乾硬的美式牛肉乾不同,他的作品保留了濕潤口感與原肉纖維。
「我想做出像日本佃煮那樣,能感受到細緻纖維、入口柔軟的牛肉乾。」
這樣的質地,是經過長時間低溫乾燥與自然熟成的成果。
吃下一口,煙燻香氣先在舌尖爆開,隨後是濃縮的牛肉甜味與脂香緩緩釋放。

六、職人語錄:從手到心的連結

「每次試吃,我都會先讓它在室溫下放一會兒。這樣口中的體溫會喚醒肉的香氣。」
他強調:「真正的好肉乾,不只是乾燥的肉,而是一種『活著的味道』。」
那句話,道出了他對手藝的理解——食物,不只是保存方式,而是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手工藝術。

七、結語:讓煙香飄得遠一點

這位日本職人並非追求規模,而是追求一種情感的傳遞。
「我希望這煙香能傳到更多人的家裡,讓人們因為這一口肉乾,而記住那種手作的溫度。」
從切肉、灌腸、煙燻到風乾,每一步都蘊含著對「食」的敬意與德式職人精神。
而這份香氣,也將持續在城市的一角,靜靜飄散。

YouTube專欄名稱:SugoUma Japan/日本料理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UPm8ySmK_m0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