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江戶風味的天婦羅蓋飯餐廳——河原的天堂,用心炸出一口職人之味

一、從淺草到自家餐檯的堅持

位於東京一隅的「河原的天堂」並非名店雲集的市中心餐廳,距離車站也不近,但這家以**江戶風味天婦羅蓋飯(天丼)**聞名的食堂,卻憑着一份對料理的專注與一段「職人精神」,吸引了源源不絕的食客。
店主河原先生最初在淺草的河豚料理店修行,之後長年專研日本料理(和食)。他笑說,選擇開設天婦羅專門店,是因為「想用一品料理,堂堂正正與客人比拼真功夫」。每一碗天丼、每一塊炸蝦,都是從食材到火候的反覆試煉。

二、食材講究:蓮藕夾蝦真丈,細膩之間見真章

河原先生對食材的挑選與搭配極為講究。影片中他示範了一道招牌菜——蓮藕夾蝦真丈天婦羅。
他將新鮮蓮藕切片,夾入自家打製的蝦真丈,再裹上薄薄的麵衣下鍋炸至金黃。外層酥脆、內裡柔軟,既保留了蓮藕的爽口,又融合了蝦肉的鮮香。
他說:「這款最受歡迎,無論是天丼、單點還是便當,都有客人特別指定。」

除了這道料理,他還親手製作蔬菜かき揚げ(炸蔬菜餅),每日現炸現賣,不使用預製材料。對於調味,他堅持只用鹽、胡椒與一點砂糖,「讓食材自己說話」,這正是江戶風天婦羅的精神。

三、從廚房到鏡頭——用YouTube傳遞日本味道

河原先生的餐廳開業已超過12年,但真正讓更多人知道的契機,卻是他的YouTube頻道。他笑著說:「如果沒有YouTube,這裡這麼遠,客人應該不會特地來。」
在影片中,他親自示範料理,邊炸邊講解,每一道動作都透露出熟練與專注。受《元氣のひろし》的影片啟發,他也開始記錄自己的料理過程,從最初的生澀到如今的自然自信,累積至今已經拍攝超過八百條影片。
「最難的不是想法,而是堅持。」他說。每天營業結束後,他仍會拍攝、剪片、上傳,讓觀眾透過螢幕也能感受到炸鍋中的熱氣與香氣。

四、工序繁複的藝術——一鍋油,一段修行

天婦羅的靈魂在於「油與火」。河原先生使用傳統銅鍋,導熱快、控溫穩定。長年使用後,鍋壁變薄,卻蘊藏著無數次火候的記憶。
他解釋:「油溫太高,蝦就會焦;太低,麵衣會吸油。好的天婦羅要聽聲音、看氣泡、聞香氣。」
在他手中,食材在油中起舞的瞬間,彷彿是一場微妙的音樂表演。每一聲「嗞嗞」都在訴說著匠人的執着與節奏感。

五、店外的和風靈魂:和風馬鈴薯沙律

除了天婦羅,影片中河原先生還示範了另一道「和風馬鈴薯沙律」。
他將馬鈴薯、洋蔥與茗荷(日本薑花)結合,拌入自製和風醬汁與少量美乃滋,創造出酸爽清新的口感。他說這道菜靈感來自朋友的一次分享,「吃了那一口太驚豔,於是我就做出自己的版本。」
這種從生活靈感轉化成料理創意的精神,正是他多年堅持的動力來源。

六、以料理傳心意——「美味到讓人想再來」

河原先生坦言,雖然每天忙碌,但最開心的時刻,是聽到客人一句「真好吃」。
「我不太吃自己做的料理,因為那是給客人的。」
這句話道出一位日本料理職人的謙遜與專注。每一碗天丼、每一盤天婦羅,都是他想傳遞給食客的誠意與溫度。

結語:江戶之魂,在一口酥香之間延續

「河原的天堂」不僅是一家天婦羅店,更像是一座時間膠囊,保存著江戶風的飲食文化與職人精神。從油鍋的熱氣到料理長的微笑,這裡傳遞的,是對美味的尊重與對傳統的堅守。
當你坐在木質吧台前,咬下那口剛出鍋的炸蝦,金黃的酥皮碎裂聲裡,藏著的不只是鮮味——還有一位職人十二年的執着與熱情。

YouTube專欄名稱:SugoUma Japan/日本料理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JPm3MLYEdDw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