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甜味傳承:手作生菓子的溫度與堅持

走進這家位於地方小鎮的和菓子店,撲鼻而來的是米香與蜜糖的香氣。
在這裡,三代人同心製作着一顆顆承載記憶的「生酢饅頭」,
那是柔軟、帶點彈性的生地包裹着甜而不膩的餡,
一如他們家族七十年來不變的初心——
「做出讓人心頭發暖的甜味」。

一口甜,七十年的歲月

「中學畢業後第四天就開始做菓子,到現在七十多年啦。」
現年八十五歲的老職人笑着說,
「耳也背了,眼也花了,但這雙手還能包饅頭,我就開心。」

他所說的,是店裡的靈魂點心——生酢饅頭。
這款傳統日式甜點用上上新粉(米粉)與砂糖調成外皮,
再加入蜂蜜與水飴(麥芽糖)提香,
最後蒸製出柔軟細膩的質地,
咬下去,微酸的香氣混着甜餡的濃郁,
那是一種「懷舊的日本味」。

親子三代的手藝

如今,這間小店由祖父、兒子與孫子三人共同經營。
最年輕的第三代,本來只讀了四年書,
便迫不及待地回來接手家業。
「想早點和父親、祖父一起工作,」他說,
語氣裡滿是對這份手藝的敬意。

父親則笑着補充:「我從沒想過這行能走這麼遠。
但一旦開始,就放不下了。
甜的東西太喜歡了,做出來自己都忍不住要嚐一口。」

製作過程仍然延續傳統:
篩粉、和麵、加糖水、調和比例,每一步都憑感覺。
那種從經驗傳來的「手感」,
正是這間老鋪最珍貴的資產。

經典甜味的秘密

在廚房一角,老人緩慢地攪拌著糊狀的麵糰,
身邊擺着蜂蜜瓶與水飴罐。
「這就是關鍵——蜂蜜帶香氣,水飴讓口感更滑。」

這裡的饅頭外皮薄而軟,內餡甜中帶香,
還有一種「剛出爐」的溫熱感。
「烤好的和菓子,是最美味的時刻。」
老職人說着,露出滿足的神情。

他們還製作丸子、團子、巧克力和小餅,
每一種都手工調配比例,
不追求華麗外觀,只求味道純粹。

家族的情感,也包進餡裡

第三代回憶說,小時候每天早上醒來,
祖父母已經在忙著包團子、封裝商品。
「我最早的記憶,就是看到白煙裊裊,甜香瀰漫的廚房。」
他笑著說:「祖父脾氣嚴,但也最疼我。
他教我不可以偷懶、不可以敷衍,
做菓子的人,心要正,味才會正。」

那份家訓,成了他如今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百年目標的夢

當被問到未來時,第二代主人微笑說:
「我希望這家店能活到一百週年,
然後交給兒子繼續做。
只要他還願意做,我就會一直幫。」

這不只是生意,更是一段家族的故事。
那一口甜,是歲月的味道、
更是三代人共同守護的幸福滋味。

YouTube專欄名稱:SugoUma Japan/日本料理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nwD-3cyWFpI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