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味覺記錄時光:從村上鮭到昭和甜點,日本職人百年的廚房故事

在日本新潟縣村上,鮭魚不只是魚,更是一種文化。
在東京的廚房裡,天婦羅的滋滋聲、拉麵的香氣與甜點的香甜氣味,
交織出日本職人一生奉獻給料理的故事。
這段影片帶領觀眾橫跨北到南,從村上的鮭文化到大阪年輕廚師的堅持,
記錄了「食」如何承載著日本人的人生與情感。

村上的鮭魚信仰:從平安時代延續至今

在新潟縣村上市,鮭魚被視為神聖的食材。
當地人自平安時代起就發展出獨特的「鮭料理文化」。
影片中,老匠人細心地解剖鮭魚——從鰓到魚肝、腎臟,每一部分都被完整利用。

他說:「我們不讓鮭魚白白犧牲,哪怕是一絲內臟,都要珍惜地吃下。」
鮭魚腎臟經過鹽漬與兩年熟成後,成為名為「背綿の塩辛」的珍味。
這種敬魚如神的精神,正是村上料理的核心。
連剖腹的方式都不同於他地——保留部分腹部,象徵「不讓鮭切腹」。
這份對食材的敬意,是千年未變的村上心意。

風乾與發酵的奇蹟:風中的鮭魚與時間的味道

村上的家屋設計特別,通風良好,風可輕柔地穿過室內。
老匠人將鮭魚掛於陰影處風乾一個月,
「風吹過時,酵素會慢慢作用,把蛋白質轉化成鮮味的胺基酸。」
他說,這並非單純的保存方式,而是一種「與時間共存」的藝術。

一個月後的鮭魚散發獨特的香氣,肉質濃縮、風味深沉。
當這樣的鮭魚被端上餐桌,整個村莊都彌漫著令人懷念的鹹香。

百年和菓子職人:甜味背後的堅持

畫面一轉,來到一間昭和氣息濃厚的和菓子店。
店主已八十五歲,從中學畢業後便進入行業,做了一生的和菓子。

「我比誰都愛吃甜的,連喝酒都要配甜點。」他笑說。
他親手製作的「生酢饅頭」是鎮店之寶,
糯米粉與蜂蜜、香草、麴混合,再以蒸氣慢慢熟成。
他曾笑言:「手指都伸不直了,但只要能揉麵團,我就不會停下。」

這家小店由祖父創立,他的孫輩如今也開始學習傳承。
他說:「希望能撐到一百周年,然後交給下一代。」
在那溫暖的蒸氣與甜香中,時間彷彿靜止。

廚房裡的新時代:YouTube世代的年輕料理人

接下來,鏡頭來到大阪。
一位年輕廚師在狹小的廚房裡,熟練地翻炒著鍋中的炒飯。
他創立了自己的頻道「ちょんまげ食堂」,
透過YouTube把和食的魅力帶給全世界。

「我原本不是料理科出身,只是看了元氣のひろし的影片,
受到啟發後開始拍自己的。」他說。
如今影片累積超過九百部,人氣遍布海內外。

他堅持每次提供的拉麵與天婦羅都要「熱氣騰騰」,
連器皿都會事先加熱。
「拉麵要在最完美的狀態端出,那一刻的溫度就是靈魂。」

從大阪到世界:把日本味帶出去

這位年輕店主有一個宏大的夢想——
「希望未來能在海外開店,讓世界的人都‘ちょんまげ’一次。」
他正在準備西班牙的分店,
笑說:「我一句西班牙語都不會,但味道應該能打動人。」

在他眼中,料理不只是養活自己,更是一種文化的傳遞。
從老匠人的風乾鮭魚到新世代的網路料理,
日本的「食」始終連接著過去與未來。

結語

從北國的風中晾乾的鮭魚,到昭和老舖的甜點,
再到現代YouTube廚房裡的滋滋作響——
這些人用一生守護著「美味」這件事。

他們的雙手,不只是做料理,
更揉進了時代的變遷、家族的記憶與對生活的敬意。

當一口鮭魚、一塊饅頭、一碗拉麵入口時,
那其實是日本人最深的情感味道。

YouTube專欄名稱:SugoUma Japan/日本料理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1A7KPlWcrM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