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港式歇後語中的誤解與唔領情
歇後語拆解:「狗咬呂洞賓」點解係「不識好人心」?
「呂洞賓」係八仙之一,民間傳說中佢係一位慈悲、濟世為懷嘅仙人,專門幫人解困、扶危濟弱。但如果連佢都畀狗咬,就代表狗唔識好人心——即係你對佢好,佢唔領情,甚至反咬一口。
所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呢句歇後語,用嚟形容一啲人唔識感恩、唔識欣賞、甚至誤解好意,寸得寸寸地,講出港人對「好心冇好報」嘅無奈。
「不識好人心」的生活場景應用
💬 社交篇:幫人反被寸
- 「我幫佢cover咗份工,佢竟然話我多事,真係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寸人唔領情,反而將好意當壞意。
👫 感情篇:關心變成煩擾
- 「我叫佢唔好再同前度聯絡,佢話我管得多,狗咬呂洞賓啦,唔識好人心!」 寸人唔明白你係為佢好,反而覺得你煩。
🏢 職場篇:提點變成挑剔
- 「我提醒佢個報告有錯,佢竟然話我針對佢,狗咬呂洞賓咁樣!」 寸人唔識分辨善意批評與惡意攻擊。
港式語言文化中的「唔領情」智慧
🧠 語言比喻:用神仙講人情世故
- 呂洞賓=好人,狗咬佢=唔識好人心,寸得有畫面又有層次。
😏 寸得唔粗俗,講得有哲理
- 唔使講「冇良心」、「冇感恩」,講句「狗咬呂洞賓」就寸得自然又唔失禮。
🎭 社交潤滑劑:寸人唔撕破面
- 喺朋友之間講句「你狗咬呂洞賓咁喎」,寸得有笑位又唔會太直接。
結語:好人唔一定受賞識,但唔識好人心就真係寸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係一句港式歇後語中極具象徵性嘅寸嘴金句,寸得有畫面、講得有哲理,反映港人對人情冷暖、好心冇好報嘅深刻體會。喺香港呢個咁講求人情味嘅地方,識得講「狗咬呂洞賓」,就識得寸得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