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杆燈籠──照遠唔照近:高懸遠見卻忽略當下的警示

字面拆解與畫面想像

「幡杆燈籠」是高高掛在旗竿頂端的燈籠,燈光能照亮遠方,卻離地面太高,反而照不到近處。 「照遠唔照近」形象地揭示:把握大方向、遠見卓識固然重要,卻有可能忽略最需要光亮的當下細節。

隱喻深層:遠大視野與當前需求的落差

  • 高瞻遠矚易忽略細節:有遠見的人常制定長遠計畫,卻容易忽視第一線和眼前的緊急問題。
  • 戰略與戰術不對接:宏大策略無法兌現,因為執行層面的日常流程、資源調配被忽略。
  • 關注度錯位:領導或決策者熱衷願景與未來藍圖,卻沒有分配足夠關注給當下同事、用戶或社區的真實需求。

香港場景映射:不讓高瞻遠矚成空談

  • 政策制定:大力推動基建或智慧城市計畫,卻忽略基層屋邨漏水、升降機維修緩慢的日常民生痛點。
  • 企業擴張:集團喊出全球佈局夢想,卻沒有妥善安排香港總部員工的在地培訓與職涯發展,導致人才流失。
  • 初創募資:創辦人畫出下一千萬用戶藍圖,卻沒搭建健全客服與迭代機制,用戶投訴急增。
  • 社區活動:熱衷打造跨區交流平台,卻忘了先解決小區垃圾回收、公共設施損壞等最迫切的社區事務。

三大策略:讓遠見與當前並行不悖

  1. 同步制訂遠近目標
    • 把長期里程碑拆成「年度目標季節亮點月度任務」,確保每個階段都有具體行動。
  2. 設置「最近指標」
    • 為當下最重要的痛點設立 KCIKey Current Indicator),如用戶滿意度、員工回饋、社區投訴率等,並每日/每週監控。
  3. 定期回顧與快速迭代
    • 每兩週召開回顧會,不僅檢視長遠計畫進度,也要聚焦眼前問題,根據反饋即時調整戰術。

本地真實案例:平衡遠景與近需

某科技公司高層公布 5 年內成為區塊鏈龍頭的願景,在投資人面前吸睛無數; 然而研發團隊多次反映測試伺服器頻繁中斷、技術文件混亂,卻得不到足夠資源,導致核心功能遲遲無法上線。 後來他們推行「每月客服日」,高管親聽前線工程師和用戶意見,並立即安排資源修復伺服器; 結合長期藍圖與當下需求,公司終於在下一輪測試完成穩定版本,遠景才真正有了落地的基礎。

結語:讓燈籠既照遠也照近

「幡杆燈籠:照遠唔照近」提醒香港人在追求遠大目標時,也要兼顧身邊最迫切的需求。 唯有在宏觀與微觀之間找到平衡,才能讓遠見照亮未來,也讓光亮溫暖當下。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