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搶飯碗?香港就業市場的危與機
人工智能(AI)快速滲透全球,從寫作、客服到金融分析,不少企業已將AI納入日常運作,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對人類工作被取代的憂慮,特別是像香港這樣高度依賴服務業的城市,更被視為高風險區域。
香港最易受AI影響?
有跨國投資銀行研究指出,香港是全球最容易受人工智能影響的地方之一,預計近三成現有工作可能會被AI取代。金融、會計、客服等以流程及規範為主的工種首當其衝,反映出香港在新科技浪潮下的脆弱性。
全球職位大洗牌
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顯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未來或會淘汰9,200萬個現有職位,但同時又會創造1.7億個新崗位。換句話說,「被取代」並不等於「失業」,而是就業市場正在出現一場結構性的轉型。新職位將更傾向需要創意思維、數據分析及跨領域能力。
勞工轉型的關鍵
面對巨變,政府的角色顯得尤其重要。如何為勞工提供再培訓機會、協助他們裝備新技能,將決定香港能否在AI浪潮下保持競爭力。若未能及時部署,勞工不單會失去工作,整體社會也可能因勞動力錯配而陷入更大挑戰。
結語
AI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可能取代部分工種,但同時也在開拓新的發展空間。香港能否從「風險最高」變成「機會最多」,關鍵在於政府政策、企業策略與勞工自身的適應力。搶飯碗還是造飯碗,答案就在未來幾年的抉擇中。
YouTube專欄名稱:TVB新聞透視 / News Magazine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dhxxY5XpFFQ?list=PLKoXXVQa3yxAztxiKBtR0jZgBXG1cLU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