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勞工困境:誰來保障職業病?

炎夏下的基層挑戰

疫情期間,不少打工仔開始在家工作,但社會上仍有許多基層勞工每天堅守崗位。清潔工人、地盤工人,在酷熱天氣下揮汗如雨,不僅要面對中暑風險,更要承受隨時染上新冠肺炎的壓力。對他們來說,生活從來沒有「避險」的空間。

法例落後於現實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現時共有48種法定職業病,但多年來從未更新。偏偏最常見的中暑、長期勞損,甚至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皆不在保障範圍之內。換言之,即使勞工因工作染病或中暑,亦難以獲得工傷賠償。這種法律與現實的脫節,讓不少基層打工仔只能默默承受。

冒險上班的無奈

為了維持生計,許多勞工即使明知存在健康風險,仍不得不冒險工作。對他們來說,「不上班」等於「沒收入」。這種進退兩難的處境,凸顯出勞工權益保障的不足,也揭示出現有制度對基層弱勢的忽視。

職業病保障的缺口

隨著工作環境不斷變化,新型風險持續出現,現行法例是否應該重新檢視?將中暑、勞損及新冠肺炎等常見病症納入職業病清單,或許是保障勞工的必然一步。唯有正視這些缺口,才能避免更多打工仔在疾病與經濟之間掙扎求存。

結語

基層勞工是城市日常運作的無名功臣,他們應得到更公平和合理的保障。《僱員補償條例》若繼續停滯不前,受傷害的將不只是勞工個體,更是整個社會的公義與穩定。是時候,讓法律跟上現實的腳步。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 / 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8rRPycUAk&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190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