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得富貴?年宵花市的挑戰與希望

農曆新年將至,買年花、賞桃花是不少香港家庭的重要傳統。然而,今年花市卻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港人北上消費成風,年宵花墟的人流與銷情均不如往年。對花農與檔主而言,這個新年是考驗,也是一次重新思考出路的契機。

1. 北上消費衝擊花墟

花墟檔主坦言,隨着港人習慣到內地購物,香港本地花市的吸引力明顯下降。人流減少意味銷售下滑,昔日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年宵盛況,或將不再重現。

2. 花農求變:網上與商場銷售

面對零售不景氣,不少花農嘗試另闢蹊徑。有些選擇透過網上平台或商場展銷攤位開拓客源,希望能接觸到年輕一代及習慣網購的顧客。雖然未必能完全取代花墟的人流,但至少提供了多一個出路。

3. 桃花四十年的堅持

一位栽種桃花四十年的本地花農則堅信,優質花卉自有市場。他深信只要種出「靚桃花」,始終會有惜花之人願意購買。這份堅持不僅是對花藝的信心,也是對傳統年花文化的守護。

4. 傳統與市場的平衡

花市的冷暖,反映的不僅是經濟環境,也折射出消費習慣的變化。如何在傳統與新趨勢之間找到平衡,讓年花文化延續下去,將是未來花農與商販的關鍵挑戰。

結語

「花開得富貴」,既是一句祝福,也是花農的心願。今年的年宵,或許少了往日的熙來攘往,但花農與檔主的努力,仍寄望能為香港人帶來一抹春意。無論市道如何變遷,年花盛放的那份喜氣,依然是香港新年的不變風景。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OGsgU5Jn8&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19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