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共存:抑鬱症康復者的自療與同行
香港精神健康現況
政府數字顯示,每七個香港人當中,就有一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焦慮症與抑鬱症是最常見的兩種,患者往往長期承受情緒低落、失眠、甚至失去生活動力的困擾。這些痛苦未必能被肉眼看見,但卻真切存在。
無形的傷痕
精神病雖然不會留下外在的傷口,卻會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社會對精神病仍存在一定的誤解與偏見,令患者不單要面對病情,還要承受「被標籤化」的壓力。這份無形的傷害,比病症本身更難以克服。
康復者的力量
部分精神病康復者在重拾生活後,選擇以過來人身份陪伴其他病友。他們分享自身經歷,理解對方的痛苦,成為同行者。這種支持比單純的專業建議更能讓病友感受到共鳴與理解。
自療與反思
在陪伴他人的過程中,康復者亦重新審視並整理自己的經歷。他們一邊療癒別人,一邊獲得自我修復。這種「助人自助」的體驗,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自我救贖。
結語
精神病或許難以徹底根治,但康復並非終點,而是一段持續的旅程。當康復者選擇成為同行者,他們不僅幫助別人走出陰霾,也讓自己再次找到活著的力量與價值。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 / 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__WvmeAVWU&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