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的「影子疫情」:家暴的無聲呼喊
家暴在疫境中浮現
新冠疫情翻轉了世界,也讓家暴問題如影隨形,被聯合國形容為次生災害的「影子疫情」。數據顯示,封城、禁足等措施令全球家暴求助數字急升。本港同樣難以倖免,過去一年社福機構接獲大量求助個案。
壓力下的家庭裂縫
在香港,家暴個案多與子女管教及失業有關。當一家人長時間困在家中,矛盾更易激化,猶如「困獸鬥」。社工指出,這些衝突往往並非疫情才開始,而是多年累積的家庭鬱結,在疫情壓力下全面爆發。
無處可逃的掙扎
疫情下,受虐者求助和逃離的途徑變得有限。他們常陷於糾結:一方面想逃離傷害,另一方面又難以輕言與至親斷絕關係。親密關係的束縛,加上社會隔離措施,令逃離家暴成為一場痛苦且艱難的抉擇。
疤痕與修補的可能
家暴留下的,不僅是身體的創傷,更是難以磨滅的心靈傷痕。要修補這段關係,需要更多社會支援與心理輔導,協助家庭疏解積壓已久的問題。唯有讓受害者得到保障,並為加害者提供介入治療,才有機會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結語
疫情讓我們看見家庭關係的脆弱一面,也提醒社會關注那些被困在家中的無聲呼喊。家,不應是恐懼的來源,而是最安全的避風港。只有共同關心與行動,才能驅散這場「影子疫情」。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 / 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PDlG8GdaI&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