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仍未冷:冰桶挑戰九年後的漸凍人生
2014年,一場「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風靡全球,為漸凍人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短短幾個夏天裡,社交媒體上無數人提著冰水澆在自己頭上,為的是呼籲社會重視這種罕見病。然而九年過去,當初的熱潮已退,漸凍症依然「無藥可醫」,患者與家庭仍孤獨地承受挑戰。
熱潮之後的沉寂
冰桶挑戰喚起了一時的同情與捐款,但社會對漸凍症的持續關注有限。本港的醫護資源與支援服務,未能跟上病患的需求。漸凍症患者逐漸失去肌肉控制能力,最終可能喪失說話、進食甚至呼吸的功能,這種漸進式的衰退,對患者與家庭來說是一場漫長的煎熬。
照顧壓力的重擔
對家屬而言,漸凍症不只是醫療問題,更是生活全方位的挑戰。從日常起居、醫療護理到經濟支出,每一步都沉重無比。由於大眾認知不足,社會支援網絡稀薄,家庭照顧者往往感到孤立無援,甚至影響自身身心健康。
與病共存的可能
儘管如此,仍有患者展現了堅韌的一面。有些人發病十年後仍能保持社交活動,積極參與義工服務,甚至投身病友支援工作。這不僅是生命意志的體現,更提醒社會:漸凍症患者並非只能被動接受命運,他們依然可以「活出選擇」。
社會的責任
香港的情況折射出一個核心問題:社會如何對待罕見病?若缺乏制度性支援,患者只能依賴個別醫護或家庭的努力。推廣大眾教育、培訓專業醫護、完善輔助器材資助,都是社會可以也應該做的事情。
結語
「心仍未冷」的,不只是當年冰水淋身的記憶,而是患者對生命的渴望與堅持。冰桶挑戰或許已經過去,但對漸凍症的關注不應降溫。當我們再次回想那一桶冰水帶來的震撼時,更應思考:如何將這份短暫的熱情,化為長久的支持,讓每一位漸凍症患者不再孤軍奮戰。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nLtiL0_Jc&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