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貧窮惡化:活在邊緣的香港人
貧窮率創新高
政府最新的貧窮情況報告揭示殘酷現實:全港每五人就有一人屬於貧窮人口,總數高達一百四十九萬人,創下歷史新高。疫情下經濟低迷,失業率升至十六年來最高點,超過二十四萬人失去工作,基層首當其衝。
疫症下的連鎖打擊
新冠肺炎帶來的不僅是公共衛生危機,更是經濟重創。許多基層市民因為失業或工時銳減,難以維持生計。對部分人來說,租金無以為繼,最終被迫走上露宿街頭。對更多家庭而言,每日三餐都成為壓力,能否溫飽成為最大難題。
活在貧窮線下的真實
在貧窮線下生活,意味著沒有穩定工作,沒有安全居所,更沒有選擇的空間。有人在街頭艱難度日,有人依靠慈善機構派飯果腹,也有人在微薄收入與家庭開支之間苦苦掙扎。這些弱勢社群的故事,是社會最赤裸的縮影。
社會的挑戰與責任
疫情令基層的困境進一步惡化,也提醒我們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並非新生。當一百多萬人活在貧窮線下,這已不再只是個別的困境,而是社會整體的挑戰。如何在經濟復甦中兼顧弱勢,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支援網絡,成為急需面對的課題。
結語
疫症是放大鏡,照出社會結構的裂縫與不公。當我們談論復甦與重建時,不應忘記這些被邊緣化的人群。只有讓弱勢社群也能共享發展成果,香港才算真正走出疫情陰霾。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 / 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1u3LWsXp-Y&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