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新契機:中醫角色的再定位
第五波疫情年初爆發,公立醫院人滿為患,確診者難以即時求診,不少人因而轉向中醫尋求治療。結果顯示,中醫在抗疫方面發揮了實質效果,讓公眾對中醫的認同度進一步提升。這場疫情,無疑為中醫在香港的發展開闢了新契機。
中醫抗疫:療效獲肯定
疫情高峰期間,中醫診所成為部分患者的重要選擇。透過辨證施治和草藥調理,中醫協助不少患者緩解病情。這種「另闢蹊徑」的方式,不僅填補了醫療資源不足的空隙,也重新引起大眾對中醫價值的重視。
香港醫療體系的轉型契機
香港醫療長期由西醫主導,中醫一直處於輔助地位。然而,疫情凸顯中醫的重要性,促使社會重新思考醫療多元化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首間中醫院預計於 2025年啟用,象徵中醫有望在體制內獲得更高定位。
中西醫合作的可能
中西醫融合能否成為未來主流,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西醫強調科學化與精準治療,中醫則擅長調理體質、預防復發。若兩者能夠取長補短,建立互補的合作模式,不僅能減輕醫療壓力,更可能為病人帶來更全面的照顧。
結語
疫情不僅改變了市民的生活方式,也推動了醫療觀念的轉變。中醫在抗疫中的表現,讓人重新思考它在公共醫療體系中的價值。隨着中醫院落成,中西醫合作或將成為未來趨勢,為香港醫療發展注入新力量。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K-ToeB3I0&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