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孩睡不夠?揭開睡眠不足的惡性循環
充足睡眠是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然而,本港卻有大約兩成兒童,每星期至少三次出現睡眠不足的情況。睡眠不足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可能對學習及情緒帶來長遠影響。
睡眠質素的落差
有趣的是,小朋友及家長對睡眠質素的評估,往往與實際情況存在落差。很多時候,家長以為子女休息充足,但實際上,孩子可能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真正入睡。這種錯覺,使問題長期被忽視。
環境與心理的雙重影響
兒童和青少年的睡眠質素,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噪音、作息環境,以及心理壓力。其中,課業壓力是最常見的主因。長時間的溫習和補習,令孩子難以放鬆,身心持續處於緊張狀態,進一步阻礙入眠。
惡性循環下的學習困境
當孩子長期睡眠不足,翌日往往精神不振,注意力難以集中。這直接影響學習效率,學業成績或因而下滑。成績下降又會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令睡眠問題惡化,形成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結語
港孩的睡眠不足問題,不僅是個人生活習慣的挑戰,更是教育制度與家庭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打破惡性循環,社會、學校和家長都需要重新審視孩子的作息與壓力,讓他們真正擁有一個健康的睡眠環境,為身心發展築起更穩固的基礎。
YouTube專欄名稱:TVB新聞透視 / News Magazine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CWy9VLltsr8?list=PLKoXXVQa3yxAztxiKBtR0jZgBXG1cLU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