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新形勢:人流回升,消費卻未同步
香港旅遊業正迎來新一波復甦。去年上半年訪港旅客數量,已回升至2014年同期水平的七成五。然而,數字背後卻有隱憂——同期旅客消費僅為十年前的一半多一點,顯示雖然人流重現,但經濟效益卻未必同步而來。
人數回升,消費卻不及當年
旅客消費力下降,反映出旅遊模式已經轉變。十年前,購物或奢侈品消費佔據主導,如今旅客更傾向體驗式活動與生活化探索。單純以人流衡量旅遊復甦,已不足以反映業界的真實挑戰。
旅遊需求轉型
現時旅客不再滿足於傳統購物行程,更著重個人化、特色化的旅遊體驗。例如參與文化活動、走訪社區小店、享受本地特色飲食等。這種需求轉型,意味著香港旅遊業需要從「吸引人來」轉向「吸引人花」。
《旅遊業發展藍圖2.0》
政府提出《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希望透過推動旅遊產品升級轉型來提升競爭力。然而,政策能否真正幫助業界把「人流」轉化為「錢流」,仍然有待觀察。旅遊業要提升經濟效益,不單靠宣傳,更要在體驗內容和消費價值上作出突破。
結語
香港旅遊業正在面對「人來了,錢卻沒來」的矛盾。唯有緊貼旅客新需求,提供更深度、更有質感的旅遊體驗,才能真正提升經濟效益,令旅遊業不僅恢復數字上的繁榮,更能重拾實質的經濟動力。
YouTube專欄名稱:TVB新聞透視 / News Magazine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DDZs9ZXugA?list=PLKoXXVQa3yxAztxiKBtR0jZgBXG1cLU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