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虐畜案到修例爭議:動物的痛,誰來守護?

血腥虐畜案震撼社會

去年深井豪景花園發生駭人聽聞的虐畜案,30隻動物,包括貓、兔、倉鼠、龍貓和鸚鵡等,被人從高處拋下,最終造成18死12傷。事件不僅令大眾心痛,更因律政司以證據不足為由決定不起訴,掀起社會對虐畜問題的強烈關注。

修例呼聲與公眾期盼

有見虐畜案件接二連三發生,政府去年就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展開公眾諮詢,並考慮對嚴重的虐畜行為引入可公訴罪行。社會普遍期望修例能加強威懾力,防止同類悲劇重演。然而,修例能否真正落實與執行,仍有待觀察與討論。

幸存動物的第二生命

雖然部分小生命在事件中不幸逝去,但仍有「死裡逃生」的動物獲得新生,被善心人士領養。對牠們而言,過往的傷痛雖難以抹去,但新主人給予的關愛和照顧,正慢慢填補心靈的裂縫。這些動物對主人而言,亦不只是寵物,而是一段重新建立信任與愛的見證。

結語

深井虐畜案揭示的不僅是法律的漏洞,更折射出社會在動物保護上的不足。修例能否成為關鍵一步,仍需時間驗證,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市民的同理心與責任感。唯有當社會真正尊重生命,無論大小,才能避免悲劇重演,讓更多動物找到溫暖的家。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 / 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Qjudmd2Us&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173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