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窩居:被雜物掩埋的孤獨人生

被垃圾佔據的生活

在香港這個高度繁忙的城市中,卻有一群人每天都活在「垃圾窩居」裡。屋內堆滿污垢,蟲蟻亂竄,生活環境惡劣,但他們卻如常起居作息。若是公屋住戶,囤積雜物影響到公共衛生,更可能被房署警告、扣分,甚至轉介作輔導。不過,更多的垃圾屋一直隱蔽在社區角落,難以被人發現。

垃圾屋背後的心靈

都市的孤獨與疏離,往往成為垃圾屋的根源。當人們無法處理情感或生活壓力時,囤積物品成為某種慰藉。雜物填滿家中每一個角落,卻未能填補心靈的空洞。這些堆疊起來的不僅是物件,更是他們難以傾訴的情感與傷痛。

社工與義工的努力

目前,社會服務資源大多集中於短期的家居清潔和生活照顧,卻較少長遠關注這些住戶的心理狀況。正因如此,社工和義工需要花上漫長又艱巨的時間,一次又一次登門勸導。只有在耐心與關懷的陪伴下,垃圾屋的主人才開始被理解和看見,慢慢嘗試整理不僅是雜物,更是自己的人生。

重建的不只是房子

垃圾屋的存在提醒我們,這不單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心靈議題。當社會給予更多理解與支援,當他們願意打開心門,清理的不只是堆積如山的垃圾,而是重新找回生活秩序與尊嚴的契機。

YouTube專欄名稱:TVB星期日檔案 / Sunday Report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OtTSCONh8&list=PLKoXXVQa3yxCaNRzOVmHcc0-dQgyijRIf&index=133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