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九龍幹線通車在即:10元收費能否發揮分流作用?

斥資超過420億元興建的中九龍幹線將於年底通車,從油麻地前往九龍灣最快只需5分鐘,成為連接九龍東西的重要幹道。政府建議劃一收費10元,強調「用者自付」及「收回成本」的原則。然而,收費安排引發爭議:當局過往曾表示不會徵收隧道費,如今改變做法,會否影響預期的分流效果?

曾承諾不收費,如今卻有變

回顧政府早前的說法,當局曾明言中九龍幹線不會徵收隧道費,希望藉此減輕龍翔道等主要幹道的塞車情況。如今提出收費10元,不少市民質疑是否會打擊駕駛者使用新道路的意欲,從而削弱分流功能。

大幅縮短車程,成效備受期待

根據模擬測算,中九龍幹線可大幅縮短車程,例如機場巴士時間有望縮短六成。新幹線若能順利吸引車流,將有助減輕九龍主要道路的壓力,提升整體交通效率。不過,若收費過高,駕駛者或選擇繼續使用免費幹道,令投資效益大打折扣。

收費準則與爭議

目前全港有19條主要幹道及隧道,其中10條免費。政府表示會全面檢視隧道收費水平,但具體準則仍未清晰。有議員建議以「車流管理」為核心原則,即透過收費調節車流分布,而非單純以成本回收為目標。另一方面,汽車會則憂慮收費過高會影響商業活動,特別是運輸及物流業界。

結語

中九龍幹線被寄望能成為舒緩九龍交通壓力的重要基建,但收費設計將直接影響其分流效果。如何在「成本回收」與「交通效益」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政府必須面對的課題。隨着年底通車在即,市民和業界都在關注,這條斥資巨大的新幹道能否真正發揮應有作用。

YouTube專欄名稱:TVB新聞透視 / News Magazine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t1Wa-E_Z2_s?list=PLKoXXVQa3yxAztxiKBtR0jZgBXG1cLUqM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