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水塘尋蹤:一日遊四大古老水塘
簡介
九龍水塘位於金山郊野公園南麓,是香港第四個落成的水塘,建於1910年,擁有超過百年歷史。主壩、水掣房、記錄儀器房等五項建築更被列為法定古蹟,見證着本地供水系統的早期發展。其周邊另有九龍副水塘、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水塘,三者皆有逾八十年歷史,組成一段別具文化價值的「水塘群落」。
相比其他著名水塘,九龍水塘雖然沒有廣闊的觀景台,但因為路線簡單、連串景點密集,成為一條能夠輕鬆飽覽多個水塘風貌的短途遠足路線。
行程體驗
旅程由大埔公路起步,在公廁旁踏上長源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九龍副水塘。走過水壩後右轉,便可前往九龍接收水塘。沿塘畔的緩跑徑前行,途經茂密樹木與塘水交織的景緻。當走至400米標示杆時,需左轉攀上一段泥徑,通往石梨貝水塘。
石梨貝水塘景色秀麗,環塘而行可觀賞到倒影如鏡的碧綠水面,與蒼翠山林互相映襯,清幽怡人。繞行至水掣房後,沿水泥徑接回金山路,再經九龍水塘水壩,最後返回大埔公路,完成環迴一圈。
景觀特色
· 九龍副水塘:環境寧靜,湖畔常見野鳥與倒影,氣氛安詳。
· 九龍接收水塘:環塘緩跑徑平坦,適合輕鬆漫步或慢跑。
· 石梨貝水塘:水色澄碧,風光優美,被視為此行中最吸引的一段。
· 九龍水塘:體驗百年古蹟建築,感受香港早期供水歷史。
交通資訊
· 起點與終點:大埔公路(石梨貝水塘站下車)
o 巴士:72號(長沙灣–太和)、81號(佐敦–禾輋)
補給與退出
· 補給:沿途沒有補給點,需自備乾糧與飲水。
· 退出:可於九龍接收水塘或石梨貝水塘途中,取捷徑經金山路折返大埔公路,彈性調整行程。
注意事項
· 九龍水塘一帶獼猴眾多,切勿餵飼或於其出沒處飲食,以免引起爭奪。
· 雨後部分泥徑較滑,需小心腳步。
總結
九龍水塘一帶兼具自然景觀與文化價值,是短途遠足的理想選擇。從副水塘到石梨貝水塘,再到九龍水塘,不僅能比較各個水塘的風光差異,更能細味歷史與自然交融的魅力。雖然九龍水塘本身的觀景位置有限,但石梨貝水塘的清幽美景足以成為此行的亮點,令人印象深刻。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kowloon_reservoir.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