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水塘:白千層倒影下的環塘之旅

城門水塘位於荃灣以北,地處大帽山、草山與針山之間的谷地。水塘始建於1923年,原名「城門寨」因明末李萬榮築寨抗清而得名。1936年水塘竣工,適逢英皇登基25週年,曾一度改稱「銀禧水塘」。水塘落成時,谷內八條客家村落(如老圍、芙蓉山、白石窩等)村民被遷出,歷史痕跡至今仍在主壩石碑可見

城門水塘是香港首個被開放作郊遊的水塘,其後更成為城門郊野公園的一部分。塘畔的白千層成蔭,水漲時樹影與水光交織,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

行程體

行程由城門道的紅色城門開始,沿車道經燒烤區步行至主壩。過壩後轉入城門緩跑徑,這段路徑亦是衛奕信徑第7段。小徑沿水塘岸邊蜿蜒,時而穿過溪谷,時而鑽進林蔭

走至河谷位置跨過小橋,再返回車道。途中白千層成列於水塘兩側,倒影如畫,景致甚是迷人。繼續前行,於分岔路口轉入石級下降至菠蘿壩,最後沿車道回到城門道,全程約8.5公里,需時約3小時

景觀特

· 白千層林蔭:樹影倒映於水塘,是城門最具代表性的畫面

· 觀蝶熱點:巴黎翠鳳蝶、琉璃蛺蝶、串珠環蝶等常見於水畔,四季皆有驚喜

· 歷史遺跡:主壩石碑記錄了銀禧水塘的歷史,塘區也承載著舊村落的故事

· 多元路線:環塘徑可接駁大帽山、針山、草山、金山及鉛礦坳等支線,選擇多樣

交通資

· 起點與終點:城門

小巴82號:荃灣兆和街 城門水塘(約20分鐘

補給與退

· 補給:沿途無補給點

· 退出:全程環塘路線無退出點,需完成全圈

注意事

· 水塘一帶獼猴數量不少,切勿餵飼或攜食物邊走邊食,以免引來騷擾

· 部分路段車道較沉悶,建議留時間於白千層林及主壩一帶觀賞

城門水塘兼具自然與歷史價值,環塘路線平緩易行,適合家庭郊遊。雖然全程稍長,但白千層倒影與四季蝶舞,使旅程增添無窮樂趣。無論是攝影、賞蝶,還是單純放鬆心情,城門水塘都是值得一遊的郊遊勝地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shing_mun.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