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山:港島東的副峰秘境
簡介
小馬山位於畢拿山以西北,海拔424米。名字首次出現於八十年代地圖上。坊間相傳,此山原本名為「馬背頂」,是畢拿山的副峰;而地圖標註「小馬山」的位置,可能誤錄於此,真正的小馬山應位於西北方信號站附近的308米高峰。不論名稱的爭議,今日的小馬山仍是一條短而清爽的路線,適合市區登高望遠。
行程體驗
· 畢拉山道至渣甸北引水道(約15分鐘)
從畢拉山道111號下車,沿車道往爆炸品處理基地方向前行,隨即轉入右側水泥梯級,步入山林。
· 渣甸北引水道至小馬山(約45分鐘)
接上渣甸北引水道,左行至小馬山與渣甸山之間的山坳,連接衛奕信徑第二段(同屬港島徑第五段)。由此左轉登坡,經分支取左路,輕攀小馬山。山頂可南眺大潭谷,北望九龍半島,視野清朗。
· 小馬山至鰂魚涌(約1小時30分鐘)
由小馬山循石級下坡,跨越小馬橋,右轉入鰂魚涌緩跑徑。再在分岔口右走,進入山徑接至柏架山道,最後沿車道一直下降,抵達鰂魚涌市區。
景觀特色
· 大潭谷景色:山巔可俯瞰大潭谷水塘,綠意盎然。
· 九龍半島遠眺:北面視野開闊,繁華市區盡收眼底。
· 山徑生態:沿途常見蝴蝶,如網絲蛺蝶、青鳳蝶,添上自然點綴。
· 副峰氛圍:夾在畢拿山與柏架山之間的小馬山,山徑相對平緩,適合尋幽探勝。
交通資訊
· 起點(畢拉山道)
o 小巴24M號(金鐘港鐵站-畢拉山道)
· 終點(鰂魚涌)
o 港鐵:鰂魚涌站
o 巴士:柏架山道口設站,可接駁九龍及港島各區
補給與退出
· 補給:沿途無補給點,建議出發前準備足夠飲用水。
· 退出:接上衛奕信徑第二段後,可右轉經渣甸山前往陽明山莊或黃泥涌峽。
注意事項
· 此路線屬易行山徑,標示清晰,惟部份石級較陡,需留意腳步。
· 山區風大,冬季或晚間登行需備禦寒衣物。
總結
小馬山雖無畢拿山之高峻,卻以副峰之姿提供了南北兼具的視野。短短2.5小時的路程,既能俯瞰大潭水塘,又能遠望九龍市區,景觀多變。這是一條交通便利、體力需求適中,且兼具生態觀察與歷史趣味的小山徑,非常適合週末半日遊。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siu_ma_shan.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