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山(魔鬼山):軍事遺蹟與東港門戶

炮台山位於鯉魚門以北,標高222米,又名「魔鬼山」(Devil’s Peak),舊稱「雞婆山」。史籍《新安縣志》已有記載,指出昔日土寇李萬榮曾在此駐紮,劫掠商船。炮台山因地勢險要,可俯瞰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成為重要的軍事據點

英國在1898年租借新界後,於此建造歌賦炮台、砵甸乍炮台以及山頂碉堡,分別設有大炮、槍孔、戰壕及火藥庫等。雖然戰後大炮均已移走,但炮床與碉堡遺跡仍保存至今,成為結合歷史與遠足的特色景點

行程體

· 油塘至馬背村(約30分鐘)
從油塘港鐵站出發,經茶果嶺道、崇信街接上鯉魚門徑,沿海傍經過海鮮食肆與天后廟,直抵馬背村

· 馬背村至歌賦炮台(約25分鐘)
在天后廟旁轉入衛奕信徑,沿修整完善的石級登山,中途可繞道前往砵甸乍炮台遺址。稍後接上墳場車道,轉入衛奕信徑第三段,依地圖牌指示登上歌賦炮台

· 歌賦炮台至炮台山碉堡(約25分鐘)
歌賦炮台保留多個炮床,遊人可近距觀察。隨後循指示牌轉入小徑,經舊建築物與戰壕,登上山頂碉堡。此處視野極佳,可俯瞰東港水道及將軍澳一帶

· 炮台山碉堡至高超道(約20分鐘)
從碉堡小徑東北面下降,接回衛奕信徑,沿麻石路徑下走,最後抵達高超道,結束行程

景觀特

· 軍事遺蹟:歌賦炮台、碉堡與戰壕保留了殖民時期的軍事防禦系統,充滿歷史氛圍

· 東港門戶:從山頂可鳥瞰鯉魚門海峽與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昔日的戰略價值一覽無遺

· 歷史人文:結合香港保衛戰歷史,行程更添深度與意義

交通資

· 起點(油塘

港鐵:油塘

巴士:14號(中港碼頭-油塘

· 終點(高超道

港鐵:油塘

巴士:14號(油塘-中港碼頭

補給與退

· 補給:沿途並無補給點,需自備糧水

· 退出:可於墳場車道下山至高超道;或循衛奕信徑第三段前往澳景路及廣田邨

注意事

· 路徑分支較多,須留意路牌與地圖

· 本路線未涵蓋砵甸乍炮台,如欲參觀需另行安排

· 山徑部分段落為舊時軍用路,路況雖佳,但仍需注意安全

炮台山不僅是一段輕鬆易走的行山路線,更是歷史教育的天然課堂。從歌賦炮台到碉堡,處處都是百年前軍事設施的痕跡。若在行走前先了解香港保衛戰的歷史,登山過程便不只是一場遠足,而是一趟時光交錯的探索之旅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devils_peak.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