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頭鼓:大嶼山東北的遺址與孤灣
山嶺簡介
扒頭鼓位於大嶼山竹篙灣以東,因地處偏僻少人涉足而保持原始面貌。1992年,香港中文大學與內地研究人員曾在此發現二十多處礫石遺跡及大量陶器、石器,證明早在三千五百至四千年前,這片海灣已有先民聚居。扒頭鼓東岸有一小岬角伸向東南,把北灣與南灣分隔開來,形成獨特的雙灣地勢。
這裡亦曾見證歷史的傷痛。1971年超強颱風「露絲」襲港,一艘佛山輪與洋船在此對開海面相撞並沉沒,88名船員罹難。至今北灣石岸仍立有紀念碑,提醒後人勿忘當年慘劇。
行程體驗
行程由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起步,向汲水門大橋方向前行。越過行車隧道旁的閘門後踏上水泥徑,途經二轉、三轉,再抵達草灣。沙灘前的視野遼闊,對望大帽山與香港島的山巒。
隨後在分岔口取左走,下行至花坪,沿村屋之間的小徑進入,越過閘門後便踏入密林。路段逐漸轉為荒脊,沿山脊向西南上攀,環境原始。其後遇上分支需取左徑,再急降至扒頭鼓一帶。繞過北灣與南灣之間的岬角,可見遺址與紀念碑,亦能遠眺大小交椅洲與青馬大橋。
由扒頭鼓離開,需經過數個小山崗,再下降至引水道,接水泥級抵達竹篙灣咀。最後橫過幻想道,走至迪士尼站,結束全程約6.5公里、歷時3.5小時的旅程。
景觀特色
扒頭鼓的景致兼具人文與自然。草灣與花坪是純淨的海灣,沙灘與漁村氛圍樸實。登上花坪山脊後,遠眺藍天白雲與大帽山、青馬大橋,畫面壯麗。
至扒頭鼓北灣,可見鎮流碑與遇難紀念碑,為景色添上一層歷史厚度。南北二灣的水色清澈,海岸岩石間散落著海草與松林,氛圍安靜而蒼涼。
交通與補給
交通方面,起點可乘搭各區機場巴士至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終點則由迪士尼站乘港鐵返回市區。全程並無補給點,需自備食水與乾糧。
注意事項
此路線部分路段茂密而難行,尤其是花坪至扒頭鼓的荒脊,需有一定體能及方向感。山徑亦有急斜及荒蕪之地,初學者不宜貿然前往。
總結
扒頭鼓是一條帶有考古價值與歷史故事的冷門路線。遊人不但能飽覽大嶼山東北部的沿岸風光,更能在荒脊間尋訪遠古遺址與海難紀念碑。這是一趟結合歷史與自然的行山之旅,值得對冷門古道與故事感興趣的行山人士細細探索。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pa_tau_kwu.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