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沖溝探險:市區邊緣的險峻地貌
山峰與特色
筆架山位於獅子山以西,海拔高度457米,山頂建有雷達站。古時筆架山曾名為「獅子嶺」,後改稱「煙墩山」(Beacon Hill)。它的東南坡因長年水土流失而形成一道寬約五十米的沖蝕溝谷,被稱為「筆架沖溝」。這個地貌在鄰近市區的山嶺中極為罕見,因而吸引不少喜歡挑戰的登山者。
行程體驗
行程由豐力樓巴士站起步,沿龍翔道向黃大仙方向步行約六百米,左側護土牆後的樓梯便是登山口。由此上行,隨即接上山徑北走,逐漸逼近筆架沖溝。站在沖溝旁邊,便能感受到谷壑的深寬,邊緣處尤為驚險。沿著沖溝邊的山徑繼續前進,之後需急攀碎石山徑,最終接上麥理浩徑第五段。
抵達麥理浩徑後,路線明顯而易走,逆向西行經九龍坳,途中可見軍部界石與軍事座標石,見證著昔日的防務歷史。經過標距柱M104後,轉入右方支徑下降至沙田坳道。最後在法藏寺轉往慈雲山北巴士總站,全程約5.5公里,需時約兩個半小時。
景觀特色
筆架沖溝是全程的最大亮點。站在沖溝邊緣,可以看見泥土鬆散的直壁,樹根緊緊抓住邊坡,形象地展示了地質與植被的抗衡。從高處回望,更能清楚見到溝谷的深寬。沿途景致亦不乏獅子山的雄姿,以及遠眺九龍與市區的開闊視野。行走至九龍坳時,軍事遺跡如界石和機槍口增添歷史氛圍,令旅程不止於自然風光。
交通與補給
起點可於豐力樓巴士站下車,終點則為慈雲山北巴士總站。沿途並沒有補給點,建議行前準備足夠飲水及糧食。
注意事項
筆架沖溝的邊緣山徑狹窄,隨時有崩塌風險。由沖溝上攀至筆架山的路段陡直,需手足並用;部分位置雖綁有繩索,但其安全性成疑,不宜依賴。建議參加者必須具備一定體能與應變能力,並在乾爽天氣下進行。
總結
筆架沖溝是一段難得的市區險徑。深寬的沖蝕溝谷與險要的邊緣小徑,結合隨後的急升攀爬,構成了驚險與挑戰並存的路線。對於希望在市區附近體驗獨特地貌與險徑樂趣的登山者而言,筆架沖溝絕對是一條值得一試的行程。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beacon_hill_gully.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