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台島尋幽:風化奇石與海天一色的離島旅程

島嶼風貌與奇石傳

位於香港最南端的蒲台島,舊稱「蒲苔島」,因昔日盛產形似蒲團的海苔而得名。這座小島以花崗岩為主體,長年受海浪與風化侵蝕,造就出千奇百怪的石景。響螺石、僧人石與佛手岩,都是遠近聞名的「天然雕塑」,同時也為這座海島添上幾分神秘色彩

行程體

由香港仔或赤柱乘坐街渡,踏上蒲台島碼頭,迎面是村屋與海風。沿路不久便可抵達天后廟,廟旁矗立着響螺石,形態逼真,似在向遊人講述島嶼的故事。隨後攀上牛湖頂,途中山徑雖然斜峭,卻漸漸開揚,遠處赤柱半島與螺洲映入眼簾,景致蒼茫而壯麗

經涼亭小休後,旅程漸入佳境。支徑通往靈龜上山、僧人石,最後延伸至燈塔一帶。繼續沿海岸小徑行走,佛手岩突現眼前,巨石形態宛如張開的掌心,令不少人駐足凝望。臨近終點時,還能觀賞摩崖石刻,歷史痕跡與自然景觀交織,為旅程增添幾分厚度

注意與交

遊覽蒲台島,需留意上攀牛湖頂一段路徑較斜,且部分小徑被茂密植被遮掩。島上沒有補給點,必須自備食水與乾糧。若體力有限,亦可選擇於涼亭或昂裝處折返碼頭,縮短行程。街渡班次並非每日營運,出發前宜先查閱時間表

結語:後

蒲台島予人的印象,是一座被奇石雕塑的天然畫廊。初段攀升雖略帶挑戰,但隨之而來的是壯麗的海岸與蒼涼的山色;後段小徑則較為平緩,卻多了人工修飾的痕跡。這份對比,正正展示了蒲台島的獨特:既有野性的粗獷,也有遊人留下的痕跡。走過一圈,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提醒我們珍惜這片香港最南端的寧靜天地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po_toi.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