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山與草山:新界中部的尖削與遼闊

針山的名字與由

針山,又名尖山,以其尖削突兀的山形得名。昔日一帶為客家聚居地,「尖」在客家話中與「針」音近,因而得名「針山」。這座山峰與草山、大帽山同屬新界中部的脊線,峰勢突出,視野廣闊,是港人遠足的熱門高地

行程體

路線由城門道的紅色牌坊出發,經過城門水塘的燒烤場,橫越主壩後便開始登山。最初要踏上一段石級,逐漸攀升至針山。登頂時山勢銳利,腳下可俯瞰城門水塘的湖面紋理,近看山峰陡峭,遠眺更顯氣勢

其後下降至車道,沿麥理浩徑續行,途中經過多個分岔,均要依指示往草山方向前進。草山雖以車路登頂,但山頂開闊,測量墩旁常有人歇息。視野一轉遼闊,八仙嶺、大埔與沙田盡收眼底。之後沿石級下降至鉛磺坳,再循白千層夾道的車路下行,最後接石級下走回菠蘿壩與城門道,全程約十四公里,需時五個半小時

景觀特

· 針山:山形尖削,登頂之際回望水塘,景象有如俯瞰地形圖,紋理分明

· 草山:廣闊而平緩的山頂,視野遼闊,與針山的峭峻形成對比,別有風味

· 沿途生態:幻紫斑蛺蝶、新月帶蛺蝶等昆蟲點綴路途,夏日晴空下,更添生氣

交通與補

可於荃灣兆和街乘搭小巴82號至城門水塘下車作起點;回程則可於同一地點乘車離去。沿途並無補給,需自行攜帶足夠飲水與食物

注意事

登山路段全無遮蔽,炎夏時需防曬補水。全程上落差大,攀升針山及登草山時對體能要求較高,宜量力而行

這條路線讓人一次走過針山與草山,兩峰各有特色。針山的尖削峭拔與草山的開揚遼闊互相映襯,沿途可同時欣賞水塘景緻與新界中部的全景,實為難得

針山的登攀雖然艱辛,但當抵達山頂,俯瞰城門水塘碧波與周遭的山巒,會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續登草山,廣闊的高地更帶來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段路線不僅是一場體能的挑戰,更是一趟視野與心境的洗滌。在都市喧囂之外,能在山巔間望遠天際,實在是另一種自由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needle_hill.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