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灣下環湖:重踏水底村落的時光之旅

沉沒村落的故

船灣淡水湖於1970年代建成,為香港第一座大型水塘,亦因此淹沒了北岸七條村落。當年的村民悉數遷至大埔,繁華村景自此沉沒湖底。惟每當湖水水位下降至低處,這些消失多年的村落便會再次浮現眼前。石砌路、田基、石磨與殘垣斷瓦,一切都在悄然訴說昔日的生活痕跡,只是再也沒有孩童嬉笑與炊煙裊裊

行程體驗:從涌尾到大美

路線由涌尾停車場出發,不久便踏入昔日的涌尾村。沿小徑穿林涉澗,時而上攀,時而下降,步伐伴隨乾澗聲響,逐步走進已荒廢的泥塘角與橫嶺頭

在橫嶺頭廣闊的地勢間漫步,腳下或許仍能見到昔日石砌的殘路。接著繞過岬角,攀過碎石坡,來到橫嶺背與金竹排。此地一角,尚能見到以碎瓷片砌成「一九五九年」的字樣,彷彿提醒後人當年水塘建造的年代

隨後經大滘與小滘,再穿越一段險要碎石坡,走入一處幽深內灣。沿著纏滿絲帶的乾澗上行,路徑逐漸隱沒於茂林之中,直至抵達鵝髻頂。最後接上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右轉往大美督,全程約19公里,需時七小時

景觀與歷史交

這條路線最大的特色,在於景觀與歷史的交織。淡水湖畔的水色靜謐,倒映藍天與山影;村落遺跡則提醒人們此地曾有人居,石磨、破瓷碗、甚至被植物侵佔的舊屋牆壁,都見證了時代更替。春夏之交,植物冒出新芽,荒村之景竟帶幾分清新氣息

交通與建

起點可乘小巴20R或假日專線275R到達涌尾,下山後於大美督乘小巴或巴士回大埔墟。沿途並無補給點,需自行攜帶足夠糧水

注意事

此路線長達19公里,屬高難度挑戰。部分路段茂密難行,並需攀爬碎石坡,對體能與經驗要求甚高。最重要的是,必須配合船灣淡水湖的水位,否則村落遺跡將被水淹沒,路線亦難以行走

結語:時光沉積的荒蕪與詩

船灣下環湖並非一條單純的遠足路線,它更像是一場時光之旅。當水位下降,沉睡的村落再次甦醒,讓人得以在斷垣殘壁間細數昔日的繁華。歷史的荒蕪與自然的清新交織,構成這條路徑獨一無二的詩意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plover_cove_lower_circuit.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