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灣半島:長徑環遊海岸的自然壯景
地理與人文背景
芝麻灣半島位於大嶼山東南端,三面環海,範圍廣闊。雖然名字帶有「芝麻」,但實際上幅員遼闊,並擁有全長達十八點五公里的芝麻灣郊遊徑。半島的最高峰為海拔三百零三米的老人山,峰頂建有山火瞭望台;其次是三百零二米高的廟仔墩,兩峰均為登山者熟悉的地標。
半島沿岸環抱望東灣、二浪灣、大浪灣、長沙灣與芝麻灣,各具特色。望東灣原名「芒東灣」,因早年盛產芒草而得名,但在清末新界租借時譯為 Mong Tung Wan,其後中文卻誤譯成「望東灣」,遂沿用至今。灣畔曾有青年旅舍,於1983年啟用,惟因入住率偏低,最終在2003年停運。二浪灣以南的澄碧村為私人屋苑,由於交通不便,只有往長洲的渡輪作對外聯繫,樓價因此長期偏低;鄰近的大浪灣則保留著一個小客家村落,至今仍有約十五戶人家。
半島的自然資源亦極為豐富。下徑一帶的芝麻石林,奇岩林立,其中「呂字疊石」最為人稱道。至於東面的窩地,則設有基督教正生書院,為誤入歧途的年輕人提供輔導與教育。長沙灣附近的十塱水塘則建於1950年代,最初為長洲、坪洲與喜靈洲供水,現已轉作農田灌溉之用。半島北部的芝麻灣則為懲教所所在地,並設有橫水渡,連接梅窩與長洲。
行程體驗:二十公里的環半島挑戰
此行由貝澳起步,沿河畔與天后廟前往芝麻灣郊遊徑的入口。由此一路依循指示前進,經過水牛棲息地與郊遊徑的林徑,直至龍尾的分岔口。繼續向前,路線經過下徑與芝麻石林,並抵達十塱水塘。這裡既能欣賞昔日水利工程的遺跡,亦可遠眺海岸景色。
稍作調整後,行程迎來最艱鉅的一段,需要攀登老人山。登上峰頂,展望四面海灣,氣象萬千。其後沿徑下降,再攀上廟仔墩,最後返回十塱舊村,並循原路回到貝澳。全程約二十公里,需時六個半小時,體能消耗甚大,但可一次盡覽半島的全貌與海天壯景。
景觀與特色
芝麻灣半島的魅力在於其多變景觀。由山地至海灣,由古村至水塘,乃至奇石疊景與自然生境,處處皆藏驚喜。望東灣的蒼茫,二浪灣的僻靜,大浪灣的村落,以及老人山與廟仔墩的高處遠眺,構成一幅完整的海岸山林畫卷。
注意事項與交通建議
由於行程漫長且全段並無補給點,必須預備充足的食水與乾糧。路上可於龍尾分支折返,或在十塱水塘改道前往芝麻灣懲教所碼頭乘搭橫水渡,但船班稀少,需要預先計劃。經過懲教所範圍時,須避免喧嘩或拍照。
前往起點可於梅窩搭乘巴士前往老圍村,再步行至郊遊徑入口。回程則可按路線折返貝澳,或視情況利用水路離開。
結語:一場全景式的半島之旅
芝麻灣半島的行程雖然長達二十公里,但沿途景觀豐富,既有自然奇景,也有村落人文。從老人山的高處視野,到海岸線的起伏曲折,這是一趟能真正體驗半島全貌的旅程。對渴望挑戰與沉浸自然的行山者來說,芝麻灣半島無疑是一條值得嘗試的壯遊。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chi_ma_wan_peninsula.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