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寮墩與石獅山:春日吊鐘花海與古炮台遺蹟之旅

兩座低調山峰的歷史與地

位於大嶼山東涌以南的禾寮墩與石獅山,海拔分別為324米與338米,雖不及鳳凰山、大東山般聞名,卻自成一片幽靜天地。石獅山更因清嘉慶年間設有炮台而帶有濃厚歷史色彩。1817年,清廷為加強海防,於石獅山山麓建造兩座小炮台,並駐軍守護東涌口。1980年,考古人員在東涌碼頭以東山坡發現殘缺圍牆,後來確認為其中一座小炮台遺址,現稱「東涌小炮台」,並於1983年列為法定古蹟。這些歷史遺痕,讓人感受到這片山脈不僅承載自然之美,亦保存人文印記

行程體驗:由東涌出發逐步攀

路線由東涌起步,經黃龍坑道進入山區。經赤鱲角新村後,沿山徑先登禾寮墩。山頂一片禿裸之地,視野開闊,可遠眺鳳凰山與大東山。之後轉往石獅山,沿途漸漸轉為茂密小徑,氣氛幽靜。由石獅山起,山徑驟然變得陡直,挑戰性大增,經過一段名為「大石脊」的急攀,最終登上海拔869米的大東山。沿稜線東行,經白色石屋後下降至鳳凰徑,再下走至伯公坳,全程約八公里,需時五小時

春日花海與特有物

禾寮墩與石獅山一帶,春季是觀賞吊鐘花的勝地。每逢新春,吊鐘花於山脊與林間競相盛放,紅艷欲滴,偶有粉白變種,與青翠山谷交相輝映。行程中亦可邂逅香港特有植物——大嶼八角,為這段路線增添了獨一無二的自然價值。值得提醒的是,觀花應「動眼不動手」,切勿摘取或踐踏,以免破壞珍貴的生境

攀登難度與注意事

雖然全程只有八公里,但上升幅度大,尤其由石獅山登大東山的路段陡峭,需具備一定體能與經驗。部分山徑茂密,容易迷路。路線沿途並無補給點,必須準備足夠飲水與糧食。若需中途退出,可於石獅山附近沿支徑下走至東涌道,但路況未明,宜謹慎選擇

結語:歷史與花海交織的登山樂

禾寮墩與石獅山雖不高聳,卻以吊鐘花群落與歷史遺址而別具魅力。春日走訪,既能欣賞漫山花海,又能追溯炮台往事,再接續登上大東山,體驗自然與人文的交織。對行山愛好者而言,這是一條充滿驚喜與挑戰的登山旅程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wo_liu_tun.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