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山古村探秘:斷壁殘垣中的歷史回聲

被時光遺忘的村

黃竹山位於石芽山東南方,茅坪以南。根據1911年人口報告,當時黃竹山村有101名村民,人口規模僅略少於鄰近的茅坪村。村落依溪而建,石磴道橫跨溪澗,通往茅坪與梅子林。可惜隨著時代變遷,村落最終人去樓空,如今只餘下破敗的屋舍、倒塌的牆壁與溪邊石砌矮牆,見證過往曾經的繁盛

現今的黃竹山村雖已荒廢,卻依然吸引不少喜愛探索古道的人士。沿著茅坪與梅子林之間的古徑深入山林,依然能踏上當年村民往來的路徑,感受歷史與自然交織的氛圍

行程體驗:古道連結的深山探

行程由北港坳出發,沿馬鞍山郊遊徑上走,途經大水井與昂平,再接麥理浩徑第四段,繼而轉入往梅子林方向的古道。走過石矮牆與小橋後,便會看見一條狹小的磴道伸向林中,路徑靜謐而富神秘感

很快,黃竹山廢村映入眼簾。斷牆殘瓦、棄置屋舍依稀訴說著往日村民的生活痕跡。穿過村落,古道分為兩途,右方小徑通往更深的林叢,路面時被草木掩沒。遊者須細心尋覓路線,最終可接回麥理浩徑,繞回茅坪坳,再循古道返回北港坳,全程約七公里半,需時兩個半小時

斷垣殘壁間的生命

黃竹山村雖已荒廢,卻並不死寂。蔓生的藤蔓與翠綠的樹林將頹垣包裹,為殘破的村舍注入另一種生命力。冬日仍綠意盎然,濕潤的空氣與林蔭交錯,令旅人有如走進熱帶雨林般的探險。行走其中,不難想像昔日村民在溪邊生活的景象,與今日的靜謐形成鮮明對比

交通與行程安

遊人可在西貢宜春街乘搭小巴3號至北港坳下車作為起點,回程亦在同一地點上車。沿途並無補給點,必須自備糧水。若想縮短行程,可於茅坪交匯點改走北港或大水井方向下山

需要注意的是,黃竹山古道部分路段茂密難辨,雨季更會濕滑。末段退出至麥理浩徑的山路模糊,建議具備良好山徑判斷力的行山者同行

結語:歷史與自然交融的探

黃竹山不單是一個廢村,更是一段活生生的歷史。從北港坳出發,沿古道走過大水井、茅坪,再進入黃竹山,途中既能欣賞自然之美,也能感受被遺忘的歲月痕跡。行走在荒村與古徑之間,旅人既像在探訪過往的村落故事,也像進行一場歷史與自然的對話。對喜愛山徑與歷史探索的人來說,這裡是一段別具意義的旅程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wong_chuk_shan.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