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佛崖:隱於大嶺峒東岸的奇岩與戰爭遺跡
山海之間的天然佛像
坐佛崖位於清水灣半島大嶺峒以東,因為海崖右側的山岩形態宛如一尊端坐的佛像而得名。這處隱世海岸面向浩瀚大海,崖壁直插入海,景觀極為壯麗。雖然位置偏遠,但對於鍾情探索奇岩異景的行山者而言,坐佛崖是一處極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戰爭遺跡的見證
在大嶺峒東坡海拔約一百六十米的山腹,仍然遺留着一座殘破的海防偵察站。這座測距站曾是醉酒灣防線東翼的一部分,見證着二戰期間香港的防務佈局。偵察站旁邊還有一個日治時期的防空洞,默默記錄着戰火的痕跡。如今,這些遺跡早已荒廢,卻為路線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氛圍。
崎嶇難行的探遊路線
從大坳門出發,沿車道走至大坑墩後逆走龍蝦灣郊遊徑,不久便需鑽入右方隱密小徑。這段路徑植被茂密,山徑崎嶇不平,經過海防偵察站後再急降至餓死雞坑,途中要橫過澗道並攀越巨石,最後才能抵達坐佛崖。站立於海崖之上,視野一下子打開,青洲、牛尾海與外海島嶼盡收眼底,水色如琉璃般湛藍,與佛像般的岩崖相映成趣。路線往返全程約六點五公里,需時約四小時,過程艱辛卻極富探索樂趣。
交通與安全提示
遊人可乘搭九十一號巴士或一百零三號、十六號小巴於大坳門下車起步,返回時亦在同一地點乘車離開。由於小徑茂密,方向不清,沿途枝幹橫出,必須小心分辨路線。接近坐佛崖的海岸一帶岩石嶙峋,極具危險性,不宜在惡劣天氣或潮浪湧動時前往。
結語:隱世奇景與歷史遺韻
坐佛崖結合了奇岩景觀與戰爭遺跡,在山海交界之間展現獨特的魅力。它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歷史留下的印記。雖然路況艱險,探遊不易,但能在海風與浪聲中眺望湛藍深邃的牛尾海,並細看佛像般的岩崖與昔日遺跡,這段旅程無疑將成為難以忘懷的經歷。
來源:https://www.oasistrek.com/seated_buddha_cliff.php
專欄:綠洲Oasist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