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現的鎂缺乏警號:你絕對不能忽視的身體訊號

從肌肉抽搐到情緒問題,了解鎂在身體中的關鍵角色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鎂補充品

👉🏻https://iherb.prf.hn/l/AJbGZVR/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鎂是人體中極為重要但常被忽視的營養素。全身約有60%的鎂儲存在骨骼中,20%在肌肉,19%在軟組織與器官,而只有約1%存在於血液中。因此,血液檢查往往無法準確反映身體真正的鎂狀況。

鎂缺乏的常見原因
導致鎂流失的因素非常多,包括過量糖分、精製碳水化合物、飲酒、肝硬化、使用利尿劑或胃酸抑制藥、腸道發炎、維他命D不足、胃旁路手術後吸收不良等。
此外,現代農業使用的肥料(NPK)只補充氮、磷、鉀,卻沒有補回鎂,令作物含鎂量下降,進一步導致人們普遍缺鎂。

鎂缺乏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炎、骨質疏鬆及心血管疾病。

鎂的食物來源
綠色蔬菜是最主要來源,因為葉綠素中含有鎂。當看到「綠色」,就代表可能含鎂。但需要注意,有些食物如菠菜、杏仁、朱古力雖含鎂,卻同時含草酸鹽,會阻礙吸收。
全穀類雖被視為含鎂,但其植酸也會妨礙吸收;而精製穀物在加工過程中已流失大部分鎂。煮沸食物亦會令鎂流失。

現代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約300400毫克,但研究顯示古人攝取量幾乎是現代的兩倍。如今有48%90%的人鎂攝取不足。

除了蔬菜外,肉類(尤其豬肉)、雞肉、紅肉、芝士(特別是巴馬臣芝士)及海鮮亦是鎂的良好來源。

鎂缺乏的身體徵兆
鎂缺乏可能引起:焦慮、失眠、抑鬱、偏頭痛、不寧腿綜合症、肌肉痙攣、疲勞、妥瑞症、高膽固醇、高血壓、動脈鈣化、心律不整、中風風險增加、代謝綜合症、多囊卵巢症候群、腎結石、血鈣升高、炎症、眼球不自主震顫、哮喘等多種問題。

最早期的鎂缺乏警號:肌肉抽動
最早出現的鎂缺乏徵兆是「神經肌肉過度興奮」,即肌肉不自主抽搐。可能是眼皮不停跳動,或手臂肌肉出現細微抖動。這是因為鎂不足時,神經信號變得過度活躍,導致肌肉無法正常放鬆。

鎂與鈣之間的平衡對神經與肌肉功能極為重要。當鎂不足,細胞內的鈣無法排出,肌肉便會持續處於緊張狀態,導致抽搐與痙攣。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鎂補充品

👉🏻https://iherb.prf.hn/l/AJbGZVR/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結語:提早察覺,預防勝於治療
當身體出現眼皮跳、肌肉抽動或焦慮失眠等情況時,不妨檢視自己是否鎂攝取不足。補充綠色蔬菜、適量肉類及芝士,有助維持鎂的平衡,讓身體350種與鎂相關的酶功能順利運作,恢復健康狀態。

Youtube來源:https://youtu.be/KsNUGg4s60E
Youtube
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