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血氧,不靠深呼吸!柏格醫生教你最簡易的「正確呼吸法」
深呼吸不等於吸進更多氧氣
許多人以為「深呼吸」能增加血氧,但柏格醫生指出,這是錯誤的觀念。當你過度吸氣時,反而會排出太多二氧化碳,使血液中氧氣無法順利釋放到細胞內。這種現象被稱為「波爾效應(Bohr Effect)」──若缺乏足夠的二氧化碳,紅血球即使攜帶了氧氣,也無法把它交給細胞使用。結果是:你吸了很多氣,卻仍感到頭暈、疲倦。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碳酸水產品
👉🏻:https://iherb.prf.hn/l/K9qvDZ9/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關鍵不是多吸氧,而是留住二氧化碳
柏格醫生解釋,身體要吸收氧氣,必須先維持足夠的二氧化碳濃度。過度換氣會讓二氧化碳流失,引起「二氧化碳綜合症」,造成缺氧、心臟壓力、肌肉抽搐、失眠與疲倦等症狀。更令人意外的是,二氧化碳不足還會增加組胺反應,使人容易鼻塞與氣短。
他強調:「氧氣不是越多越好,呼吸太急反而讓身體更缺氧。」
正確的呼吸節奏:五秒吸氣、五秒呼氣
想讓氧氣真正進入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緩慢、溫和、規律」的呼吸。柏格醫生建議:
- 吸氣時用鼻子,讓空氣經過鼻腔濾淨並加濕;
- 呼氣時也保持鼻呼吸,以維持體內二氧化碳濃度;
-
節奏為吸五秒、停五秒、吐五秒,並以橫膈膜帶動腹部起伏,而非胸部。
這種方法能讓身體逐漸放鬆,改善血氧運輸,尤其適合在睡前、開車或壓力大時練習。
為什麼鼻呼吸比口呼吸更健康
鼻腔不只是「空氣通道」,更是天然的過濾器與調節器。透過鼻呼吸,空氣流速減慢、氧氣交換效率提升,可使血氧含量提高20%。鼻呼吸還能促進一氧化氮(NO)的生成,幫助擴張血管、改善睡眠與免疫功能。反之,長期口呼吸會導致口乾、打呼與睡眠品質下降。
改善睡眠的實用技巧
柏格醫生建議,若你在夜間容易張口呼吸,可使用「鼻貼」打開鼻竇,或貼上一小塊「口膠帶」訓練自己以鼻呼吸入睡。長期練習能有效減少打鼾、改善打呼問題,醒來時會感覺更清新有力。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碳酸水產品
👉🏻:https://iherb.prf.hn/l/K9qvDZ9/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額外小貼士:碳酸水有助維持平衡
他提到,適量飲用碳酸水(含二氧化碳的水)有助於維持身體的酸鹼平衡與放鬆效果,比白開水更能促進代謝。關鍵在於讓身體「留住一點CO₂」,而不是完全排空。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N6J9jkLgQ&list=PLlWQQPXW0GbzIXpSEiG6EUMK0r-iyAYJ8&index=2
YouTube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