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D3劑量爭議:真正的問題,不在「多」而在「缺」

高劑量並非罪魁禍首
許多人聽到「高劑量維他命D3」就擔心中毒,但柏格醫生指出,問題並非來自D3本身,而是因為缺乏其他協同營養素──特別是鎂、維他命K2與鋅。當人體攝取維他命D後,如果沒有足夠的鎂與K2協助,它所促進的鈣吸收反而可能造成失衡。這時出現的「中毒症狀」──如煩躁、失眠、便秘、肌肉痙攣或心律不整──其實更像是營養配比錯誤的警號。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他命D3產品

👉🏻https://iherb.prf.hn/l/jXAN9m1/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缺乏K2與鎂的隱憂
研究顯示,維他命D會令小腸吸收鈣的能力提升20倍,但若缺乏K2,這些鈣就會滯留在血液中,導致軟組織鈣化。K2的作用,就是把這些鈣運送到真正需要的骨骼組織。而鎂則是防止腎結石、穩定心律的重要元素。當身體缺乏這兩者時,即使補充再多的維他命D3,也可能導致反效果。

維他命D不足的真實風險
多數人其實都缺乏維他命D。僅曬3040分鐘太陽,身體已可自然產生約2IUD3,但現行標準建議攝取量僅600IU,遠低於實際需要。年長者因皮膚合成能力下降,即使同樣日照,也只能吸收年輕人的四分之一。這意味著老年人更需要額外補充D3,以維持免疫與骨骼健康。

臨床實例帶來啟示
巴西醫師Cicero Coimbra曾使用每日5萬至20IUD3治療自身免疫疾病,並成功令患者緩解。他的觀察指出,只要同步補充鎂與K2,並監測甲狀旁腺功能,就能安全維持高劑量D3,而不會出現副作用。這提醒我們,高劑量並非危險,而是需要被「正確搭配」。

鈣與免疫的密切關係
維他命D不只是幫助骨骼,它在免疫系統中同樣扮演核心角色。D3能促進白血球活動,強化身體抵禦病毒與炎症的能力。當血液中鈣含量不足時,人容易出現抽筋、麻木、失眠甚至皮膚乾燥等現象,這些都與低維他命D與低鈣狀態有關。

從「單一補充」到「全面協作」
真正危險的不是「高劑量D3」,而是缺乏整體營養的平衡。若只單補一種維他命,卻忽略其他營養協作,就可能導致錯誤的健康判斷。柏格醫生強調,維他命之間存在協同效應,任何一方缺乏都可能破壞整體效果。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他命D3產品

👉🏻https://iherb.prf.hn/l/jXAN9m1/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回歸自然才是健康之本
攝取維他命D時,應確保同時補充足夠的鎂、維他命K2、鋅與硼。維持均衡飲食、適度曬太陽、避免過度依賴單一補充劑,才是維持健康的根本之道。柏格醫生提醒:「不要害怕維他命D3,要害怕的是你體內缺乏能讓它發揮作用的營養。」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oN6DLl094&list=PLlWQQPXW0Gbz3gZZocnsU9Ae14FZiHk5F&index=65
YouTube
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