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病患者最缺維生素D3?柏格醫生揭「隱藏抵抗力」真相
維生素D不足,竟是免疫失衡的關鍵
許多香港人以為維生素D只與骨骼健康有關,但柏格醫生(Dr. Eric Berg)指出,自體免疫病患者最常見、也最嚴重的營養缺乏,就是維生素D3。
他引用巴西醫師開發的「科英布拉協議(Coimbra Protocol)」,指出高劑量維生素D療法能幫助許多免疫失衡患者恢復健康。不過,重點不僅在於「吃多少」,而是身體能否真正吸收與利用維生素D。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生素D3產品
👉🏻:https://iherb.prf.hn/l/YLpX50y/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為何你補了D還是無效?關鍵在「維生素D抗性」
不少人檢測顯示維生素D正常,但仍出現免疫問題,這可能是所謂的「維生素D抗性(Vitamin D Resistance)」──意即你服用了維生素D,卻無法有效進入細胞、發揮作用。
柏格醫生指出,可以透過同時檢測「甲狀旁腺激素(PTH)」與維生素D濃度,來判斷身體是否真正吸收。若維生素D偏高但PTH仍高,便顯示身體有抗性。
造成抗性的原因包括:
- **遺傳多態性(基因缺陷)**導致維生素D受體功能異常;
- 陽光不足(特別是膚色較深、年長、壓力大或長期在室內者);
- 慢性感染與病原體(如萊姆病)會降低維生素D受體表現高達60倍;
- 重金屬、環境毒素與慢性發炎反應同樣會抑制受體功能。
換句話說,許多人其實「不是不吃夠,而是用不了」。
如何讓維生素D真正發揮功效?
要克服維生素D抗性,柏格醫生建議:
- 補充足量D3,並監測PTH下降至低正常範圍。
- 搭配維生素K2(建議每10,000 IU D3配100 µg K2),幫助鈣質正確進入骨骼,防止動脈與關節鈣化。
- 同時補充鎂與鋅,這兩種礦物質能協助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型態。
- 避免污染、加工食品與重金屬暴露,減少受體受損。
- 多曬太陽(早上10時前或下午4時後最理想),讓皮膚自然合成維生素D。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生素D3產品
👉🏻:https://iherb.prf.hn/l/YLpX50y/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別再只看數字,真正關心「吸收力」
對香港這種陽光不足、生活緊張的都市環境而言,維生素D缺乏問題其實非常普遍。許多上班族即使每天服用營養補充品,也可能因為身體抗性或吸收障礙,讓維生素D失去功效。
若能同時關注甲狀旁腺激素變化、補足K2與鎂等輔助營養,便能讓維生素D真正發揮免疫調節與抗發炎作用,為身體建立長遠的防護力。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gMqOZzuM4
YouTube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