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預防心臟病」的藥,反讓血管鈣化?柏格醫生揭露常見誤區
想護心,卻誤入陷阱?藥物副作用可能加劇心血管問題
柏格醫生指出,許多人為了預防心臟病或中風,長期服用多種降壓、降膽固醇或抗凝血藥,卻不知這些藥物本身也可能損害心血管健康。
他解釋,部分常見藥物的副作用如下:
- 利尿劑:雖可降低血壓,但會增加胰島素阻抗,令血糖與胰島素上升,進一步損害動脈。
- 他汀類藥物(Statins):抑制膽固醇合成的同時,也會降低體內輔酶Q10(心臟細胞必需能量來源),導致心臟功能衰弱;更會提升動脈鈣化風險。
- 抗凝血藥(Warfarin):能防止血栓形成,但會抑制維生素K1與K2的吸收,使鈣質無法正確進入骨骼,反而堆積在動脈壁上。
柏格醫生強調:「當鈣質沉積於動脈,而非骨骼時,心臟病風險會急劇上升。」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生素K2產品
👉🏻:https://iherb.prf.hn/l/AJbGzz4/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動脈鈣化,比高膽固醇更危險
很多人害怕膽固醇過高,卻忽略真正致命的指標——動脈鈣化(Arterial Calcification)。
柏格醫生指出,冠狀動脈中的鈣含量,是預測心臟病死亡風險的最關鍵因素,比膽固醇數值更準確。
他建議進行「冠狀動脈鈣化測試(CAC Test)」來評估風險:
- 分數為 0:代表動脈乾淨健康;
- 分數高達 1000:表示動脈嚴重堵塞。
此檢查價格不高、無創且快速,卻能提供比傳統膽固醇檢測更有價值的資訊。
維生素K2:逆轉血管鈣化的關鍵營養素
柏格醫生指出,維生素K2(特別是MK-7型)是將鈣質從血管送回骨骼的「交通指揮官」。
每日攝取200至300微克的維生素K2,有助防止甚至逆轉動脈鈣化。
若患者正在服用Warfarin等抗凝血藥物,他建議:
- 先與醫生討論是否能更換藥物;
- 若無法停藥,可在醫生監督下適量補充K2,並調整劑量,避免鈣化惡化。
「重點不是停藥,而是確保藥物不干擾你的營養平衡。」
天然防護三部曲:D3、鉀與蔬菜
除了K2,柏格醫生也建議搭配以下天然方式改善血壓與動脈健康:
- 維生素D3(約40,000 IU):促進鈣質吸收與免疫調節;
- 鉀(每日約4,700毫克):維持血壓與電解質平衡;
- 每天7至10杯蔬菜:補充天然鉀與鎂,有助放鬆血管與穩定心律。
同時,生酮飲食與間歇性斷食亦能降低胰島素與炎症,為心血管系統減壓。
給長期服藥者的提醒
藥物不是敵人,但不理解副作用就是風險。
柏格醫生總結道:「真正的預防,不是靠更多的藥,而是讓身體恢復自我調節能力。」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生素K2產品
👉🏻:https://iherb.prf.hn/l/AJbGzz4/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健康從平衡開始
想遠離心臟病,別只看膽固醇,更要關注鈣化與胰島素。
當你學會用營養與生活習慣修復身體,藥物才不會成為另一種「慢性風險」。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WIicfGpycI
YouTube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