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陷阱?柏格醫生揭穿食品標籤的甜蜜騙局
你以為沒吃糖,其實吃進更多澱粉
現代人愈來愈怕糖,超市貨架上充斥着「零糖」「無糖」「低糖」食品,看似健康的選擇,其實暗藏陷阱。柏格醫生指出,許多標榜「無糖」的食品,其實含有大量精製澱粉,這些澱粉進入身體後轉化速度極快,對血糖的衝擊甚至比白糖更高。
他舉例說:「當你減去食品標籤中的『糖分』與『纖維』後,剩下的部分就是『澱粉』。這些澱粉——特別是改性玉米澱粉與加工澱粉——會迅速升高血糖,讓身體長期處於高胰島素狀態。」
根據統計,一個普通人每天平均攝入約23茶匙糖,而來自澱粉隱藏糖的量,竟高達75茶匙,相當於一個半杯的糖分。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不愛甜食」,卻仍然血糖飆升、脂肪堆積。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血糖穩定補充品
👉🏻:https://iherb.prf.hn/l/gx8zXky/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零糖」不代表安全:真相藏在澱粉裡
柏格醫生以多力多滋(Doritos)和品客(Pringles)為例——
這些標榜「無糖」的零食,一包就含有:
- 多力多滋:約30茶匙隱藏糖;
- 品客薯片:約60茶匙隱藏糖。
這些「隱藏糖」並非來自甜味劑,而是澱粉在體內被迅速轉化成葡萄糖。它們沒有味道上的甜,卻會讓胰島素持續上升,導致脂肪囤積與能量崩潰。
為什麼精製糖與天然糖差別巨大
不少人以為糖就是糖,但柏格醫生指出:
「水果裡的糖與加工糖,完全不同世界。」
天然糖源(如水果)同時含有抗氧化物與礦物質,有助於細胞代謝;但精製糖與澱粉是「空熱量」,沒有任何營養價值,還會消耗體內的鎂、鋅與維生素B群。
他解釋道:「當身體以糖為燃料時,需要大量微量營養素作為輔助燃燒。長期攝取精製碳水會耗盡你的營養儲備,迫使身體進入低效率的代謝模式,就像一台老舊引擎,只剩下原本能量的五十分之一。」
結果,就是慢性疲勞、糖尿病、皮膚老化與早衰。
食品公司如何「掩飾」這一切
柏格醫生批評,食品業的補強策略更具誤導性。許多加工食品會標示「添加維他命與礦物質」,讓人以為「營養均衡」。
實際上,那些維生素往往是從石油提煉的合成化學版本,與天然全食物中的營養素完全不同。
這些人造補充劑無法有效被吸收,只是掩蓋了加工食品的貧乏本質。
想真正遠離糖,關鍵是「減澱粉」
柏格醫生強調:「停止吃糖,還不夠。你要同時減少精製澱粉。」
不必排除所有澱粉(蔬菜中的澱粉安全又必要),但要避開白飯、白麵、麵包、零食與加工澱粉食品。
只要做到以下幾點,身體就能開始逆轉:
- 降低血糖與胰島素,減少脂肪肝風險。
- 重新啟動脂肪燃燒機制(酮代謝)。
- 穩定能量與情緒,不再暴飲暴食。
- 改善皮膚與記憶力,恢復細胞活力。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血糖穩定補充品
👉🏻:https://iherb.prf.hn/l/gx8zXky/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別被標籤迷惑,懂得選擇才是真健康
「無糖」不代表安全,「健康食品」不一定健康。
真正的飲食智慧,是懂得看穿標籤後面的化學真相,回歸最原始的食物型態——天然、簡單、無加工。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ESPnGZk8_M
YouTube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