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的黑幕行銷學:你以為的便宜,其實最貴

吃得快、花得多、病得深——快餐業的真面目

柏格醫生揭示,快餐的便宜是一場幻覺。美國人平均每週吃兩至三次快餐,一年下來超過150200餐,花費約1,5002,000美元。然而這只是金錢的表面代價——背後還有健康成本

他指出,這些「平價餐」的低價,其實由政府補貼的穀物與玉米製品支撐。你付的稅金在前端養活了農場,最後又在餐桌上買回被加工、被餵穀的肉類與油炸品。最終「便宜的食物」讓人付出昂貴的代價: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健康飲食產品

👉🏻https://iherb.prf.hn/l/7OOJd8k/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行銷心理戰:顏色、氣味與「9元尾數」陷阱

柏格醫生指出,快餐行業深諳心理學。紅色與黃色的品牌色不是巧合——

  • 黃色刺激衝動與愉悅感,提升血清素;
  • 紅色讓人吃得更快、食慾更強。

兩色結合,讓人「又快又多」。
再加上「組合餐」「加大優惠」「$1.99$2.99」等定價策略,都是設計出來的陷阱:

  • 尾數9元能提升約24%銷售率
  • 只問一句「要不要加薯條?」能讓利潤多22%
  • 一杯大汽水的利潤高達90%,因為玉米糖漿極便宜。

你以為是賺到,其實是被設計消費。

看不見的代價:從工廠化農場到油鍋

美國八成以上牛隻來自密集工廠飼養場,牠們被餵食穀物與抗生素,以快速增重。
像麥當勞這類連鎖品牌,每年購買超過17億磅牛肉,供應來源極度集中於少數大企業。

雞肉亦然。每隻雞的活動空間僅68平方英尺,四至六個月即被屠宰。動物健康與衛生空間的犧牲,最終都轉化成人體內的負擔。

快餐裡的「玉米宇宙」:糖、油、粉無所不在

幾乎每一道快餐的原料都繞不開「玉米」:

  • 高果糖玉米糖漿:讓汽水比酒更傷肝,沒有飽足感,促進脂肪肝與炎症;
  • 玉米粉、玉米澱粉:製成雞塊、麵包粉與炸皮;
  • 玉米油與大豆油:高溫反覆炸用,富含omega-6,易引發慢性炎症;
  • 調味料與醬汁:充滿玉米糖漿與味精,刺激食慾卻破壞代謝。

「一瓶32盎司的汽水含74克糖,等於18.5茶匙糖,製作一磅牛肉需要七磅玉米。」
——
柏格醫生用這句話總結了快餐的隱性糖循環

便利的代價:暫時的滿足,長期的負債

柏格醫生坦言,他年輕時也為了「省錢」常吃快餐,但身體狀況日漸下滑。他提醒:

「你以為自己在節省金錢,其實是在向健康透支。」

這些食物的化學添加物與味精確實讓人一時愉快,但這種滿足只是化學性的幻覺。真正的健康節省,是在家用真食材烹調,掌握油、鹽、糖的分量。

從今天開始的選擇:為身體「退訂」快餐

  • 少外賣、多自煮:雜貨店健康食材未必更貴。
  • 看標籤:避開高果糖糖漿、植物油、味精等成分。
  • 少喝含糖飲料:改以氣泡水或無糖茶代替。
  • 別讓孩子成為行銷對象:拒絕玩具誘導式餐點。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健康飲食產品

👉🏻https://iherb.prf.hn/l/7OOJd8k/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給香港人的一句話

快餐不是錯,但常態化的「方便選擇」會換來慢性負債
真正划算的飲食,是能讓你未來少看醫生的那一餐。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Jct_2vxOI
YouTube
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