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的真正價值:不止甲狀腺,幾乎每個細胞都在「等它」
為何全身都需要碘
柏格醫生指出,碘不只是甲狀腺的「燃料」。乳腺、卵巢、腦部、胃壁、眼睛等組織同樣高度依賴碘;僅以每日消耗量計,甲狀腺約需6毫克、乳房約需5毫克。這亦被用來解釋為何長期攝碘較多的人群,在乳腺、卵巢、子宮及前列腺等相關風險上,呈現更理想的健康指標。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碘補充產品
👉🏻:https://iherb.prf.hn/l/Mb9mPgb/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抗雌激素與抗癌機制
在荷爾蒙層面,碘具備「抗雌激素」作用,可協助平衡雌激素主導帶來的風險,尤其與乳房、卵巢、子宮相關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碘被形容能誘發「癌細胞自我凋亡」,在理論上對抑制異常細胞增生有正面效果。部分女性亦會以盧戈氏碘溶液配合油脂作局部塗抹,期望舒緩纖維囊性乳房的不適。
不只代謝:免疫、發炎、孕期都受影響
碘有助甲狀腺功能與免疫反應,並能降低體內發炎反應。對孕婦而言,足量碘與胎兒腦部發育、流產風險、日後注意力問題等息息相關,屬孕期營養的重點之一。
劑量觀念與「鹵素競爭」
影片強調,碘是少數在高安全範圍內仍可補充的微量礦物質;真正的難題往往來自與其他鹵素(如氟、溴)的競爭——它們會擠佔碘的「位置」,降低身體對碘的有效利用。實務上,可先以充足飲水與未精製海鹽協助代謝,再逐步使用盧戈氏碘(同時含不同形態的碘與碘化物),採「連用5天、停2天」的節奏,並輔以維他命C、鎂、硒與完整B群,作為排除干擾鹵素與提升利用率的配套。
誰需要格外留意
若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影片建議不要補碘。另有些人自認「對碘過敏」,實際多與貝殼類或魚類的其他成分相關,與碘本身未必直接等號;不過個別體質差異大,補充前宜諮詢專業。
飲食與致甲狀腫食物
十字花科(如羽衣甘藍、西蘭花)及部分食物含「致甲狀腫因子」,可能干擾碘的作用;若經常食用,可配合硒與足量碘,減少潛在影響。對於呼吸道病毒的情況,影片亦提到提高碘攝取或有助益。
延伸效益:從結節到情緒
碘被歸納出多項「意想不到」的好處:
- 協助縮小乳房、卵巢、子宮、甲狀腺等部位的囊腫與結節,降低惡化風險
- 改善皮贅、疣與疤痕組織(包括黏連、攣縮),外用碘劑可作長期局部護理
- 帶動情緒改善(或與甲狀腺調節、神經傳導相關)
- 支持唾液腺分泌,減少結石形成
- 緩解潮熱與經期困擾(與雌激素平衡有關)
- 強化解毒路徑,促進汞、鋁及氟、溴等的代謝排出
自我檢視與來源選擇
有簡易的「碘酒皮膚測試」可作參考:在前臂或小腿內側以棉球塗抹碘酒,若色斑短時間(如約1小時)迅速消退,可能代表身體對碘的需求較高;惟此僅供粗略判斷,不能作診斷依據。食物來源方面,海藻、海產是較穩定的天然碘來源;若日常飲食難以涵蓋,才考慮正規補充品。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碘補充產品
👉🏻:https://iherb.prf.hn/l/Mb9mPgb/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觀點總結:用科學補碘,讓荷爾蒙與組織回到秩序
從甲狀腺以外的廣泛組織,到雌激素平衡、發炎與解毒路徑,碘扮演的其實是「全身級」的協調角色。對香港讀者而言,若飲食多為內陸食材、外食頻繁或長期少吃海藻、海產,適度檢視碘的攝取是值得的。但補充前請先了解自身甲狀腺狀態,並在專業指導下掌握劑量、節奏與配方搭配,才能既安全又有效。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iys9I_agw
YouTube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