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腿部、腳踝與腳腫脹的關鍵:從血糖與營養入手
水腫的真正原因:不只是鈉太多
影片開首,講者提到自己曾有嚴重腳踝「凹陷性水腫」,輕壓皮膚便留下一個坑。水腫(Edema)通常被認為與肝、腎或心臟功能有關,或因攝取太多鈉所致,但講者指出,更多時候真正原因在於細胞內的鈉鉀幫浦(Sodium-Potassium Pump)失效。
這個幫浦負責在細胞內外調節液體與電解質,佔細胞能量消耗的30%至40%。當幫浦失靈,水分無法進入細胞而滯留在細胞外間隙,導致下肢浮腫。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高鉀電解質粉產品
👉🏻:https://iherb.prf.hn/l/9O5QQBL/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高血糖與液體滯留的關聯
影片解釋,血糖過高時,糖分會與血液中的蛋白質(血紅素)結合,形成「糖化蛋白(Glycation)」,這正是A1C檢測所反映的現象。糖化後的血蛋白會:
- 令血液攜氧與輸送營養的能力下降;
- 阻塞微血管循環,導致血液滯留於下肢;
- 破壞血管內壁,導致液體外滲;
- 促進體內鈉滯留,而鉀則被困於糖分中,形成鈉多鉀少、水分積聚的情況。
長期如此,會損害足部神經,引致麻木、刺痛(周邊神經病變)。即使未達糖尿病程度,血糖偏高者也可能出現腳踝腫脹。
消除水腫的三大營養關鍵
影片指出,要恢復鈉鉀幫浦功能,需補足三種營養素:
- 鉀(Potassium):每日建議攝取4,700毫克,相當於15根香蕉,但糖分太高,因此建議改從牛油果、沙律菜、莓類水果等低糖食物補充。
- 鎂(Magnesium):參與能量產生(ATP製造),缺乏時容易抽筋、疲倦。每日需約420毫克,可從南瓜籽、葵花籽、深綠蔬菜攝取。
- 維生素B1(Thiamine):是碳水化合物代謝的關鍵輔酶。攝取過多精製糖會消耗B1,使身體無法將糖轉化為能量。缺乏B1會令糖與蛋白質結合(糖化),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及神經損害。
講者強調,B1可防止糖與血蛋白永久結合,維持血液暢通與細胞健康。若能同時補足鉀、鎂與B1,再減少糖與精製碳水化合物攝取,水腫可迅速改善。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高鉀電解質粉產品
👉🏻:https://iherb.prf.hn/l/9O5QQBL/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結語:從營養與血糖根源解決腫脹問題
影片總結,腿部與腳踝腫脹並非單純的水分問題,而是血糖失衡、電解質與維生素缺乏所致。要真正根治水腫,關鍵在於穩定血糖、補足鉀、鎂與維生素B1,讓細胞的鈉鉀幫浦重新啟動,使體內液體自然恢復平衡。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0RdYmocZTo
Youtube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